科技與社會
授課教師:林文源
一、為何要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
科學與技術對人類的生活一直有深遠影響,尤其在數位運算、網際網路、基因、奈米等科技高度發展與影響我們社會生活的今日更是劇烈。藉由既有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 簡稱STS)的研究取徑與案例,本課程希望提供理工科學生一個由其專業相關領域,接觸人文社會思考與反省的機會。
STS的思考對科學與技術的研發、推廣、影響各層面,以及其中牽扯的科學家、工程師、廠商、政府、民眾各種團體的關連,提供清晰且具批判性的角度。這種思考下,在介紹完基本思考架構後,課程一開始由工程師與科學家的活動所建構出的科技世界與視界出發,探討發明、創新活動背後的複雜歷程,再由思考科學知識與技術物中隱含的政治與權力關係,介紹科技活動與社會生活互相牽扯的密切關連,最後更進入科技爭議中關於風險、專業性的辯論,希望探討「科技民主化」的可能性與隱憂。在這個系列介紹中,希望同學能夠逐漸擺脫科學是客觀、中立於社會之外的想法,開始思索科技與社會的複雜關連,以及科技人不可避免牽扯上的權力關係與政治問題。
  希望這門課程能為理工為主的清華大學學生,甚至是在台灣重理工輕人文的環境中,提供一些融合點,讓理工學生不再只是成為科技人,而是更具前瞻性與多元思考與反省能力的「科技—社會人」。


二、課程目標:
本課程藉由STS的研究觀點,探討科技與社會的關連。希望在本課程中,學生可以:
(一)體會科技知識與技術物與社會中各種政治、文化、利益的關連。
(二)探索非工具理性地思考科技研發、應用、與影響的可能性。
(三)由台灣具體案例與現象,思考身為科技人的社會定位與反省,並培養科技民主化的基本態度。
(四)訓練同學表達、思考,與分析科技與社會相關現象的能力。


三、課程設計與要求(參考):
本課程在課堂進行方式是以閱讀、小組討論、講解與小組報告、影片觀賞與討論等方式進行,課後時間則以助教協助帶小組準備課堂的報告的討論,以及上網針對同學上傳的作業與想法進行討論。
(一)課前閱讀:每週列有指定閱讀材料,同學需事先閱讀,並準備每次課程後列出的問題。
(二)背景講授:教師講解閱讀文本的相關概念與現象,並補充背景資料。
(三)課堂小組討論:每週課程均討論時間,針對閱讀材料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也配合相關影片放映,指引討論。實施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助教會從旁協助。之後,教師立即進行考核。
(四)小組報告:將同學分組,小組需要提出至少一次集體課堂報告。報告內容以該週閱讀文本文基礎,加上輔助的文字及影像材料、台灣社會科技相關現象、生活經驗,或進行訪談蒐集。報告必須摘要報告要分析的現象、以該單元所學習的概念進行分析,並提出問題提供討論。
(五)網路教學與討論:課堂討論、小組報告的討論皆必須由同學摘要記錄,傳送到課程網頁。小組報告及期末報告,討論過程亦摘要送上網頁,且在公開報告後,必須將完整報告傳上上網頁。其他組同學可以上網參與討論以及給予意見。
(七)評量:由小組報告表現、考試,與討論與表現三類評定。期末會有小組互評。
分數比重為:
小組討論20%(含課堂討論、網頁資料)
小組報告20%(含助教討論、資料蒐集、上台報告表現)
期中與期末考試各30%。


四、進度與參考資源:
第一單元 導論
第一週 主題:簡介本課程與助教,介紹本課程相關教材與教學資源,以及瞭解同學背景
討論:
1、你/妳對科技與社會的關係有什麼想法?
2、你/妳就讀那個科系?當初你/妳為何選擇這個科系?
3、你/妳想像中,或你/妳聽說,你/妳就讀的科系的學長姐畢業後都往哪方面發展?你/妳希望自己也是這樣嗎?
4、身為一個理工科學生,你/妳覺得自己對於人文社會的理解與思考方式有多少?
5、你/妳希望這堂課可以給你/妳什麼收穫?

第二週主題:社會學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紹

指定閱讀:
Johnson, A. G. (2001). 見樹又見林. 台北, 群學出版社.,第二章 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的種種

課堂影片:公視 紀錄觀點紀錄片 魔鏡
影片資料:
1. 公視 紀錄觀點紀錄片 校長別哭
補充資料:
1. 陳介玄, 潘美玲(2005). 縱橫四海的企業家:從協力生產到全球佈局. 凝聚台灣社會力. 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pp.23~46.
2. 王永慈, 關秉寅. (2005). 寧靜革命:台灣社會價值的變化. 凝聚台灣生命力. 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pp.65~99.
3. Johnson, A. G. (2001). 見樹又見林. 台北, 群學出版社.,第二章 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的種種
4. Schaefer, R. T. (2005). 社會學. 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第三章 文化,第四章 社會化,第五章 社會互動與社會結構
5. 吳嘉苓, 傅大為, et al., Eds. (2004). 科技渴望社會. 臺北, 群學.,導論部分
6. 安尼.愛諾 (2000). 位置. 台北, 皇冠出版社.
安妮的父母是生長在一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低下階層的人物,他們終其一生努力工作,在搖擺不定的生活中追尋自我在社會中的定位,而他們的獨生女,正如他們所期望的,漸次走向他們所嚮往又不敢觸碰的另一個階層的生活。
討論:
講解前:
1、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聽到對「科技與社會的關係」的談法有哪些?
2、你/妳覺得你/妳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科技對你/妳的影響有哪些?
3、身為一個理工科學生,你/妳對你/妳即將或正在進入的科學或工程領域,對台灣社會,甚至是全球社會可能造成的影響有哪些想法?
講解後:
1、我們介紹的社會結構、文化概念中,你/妳覺得它對你/妳理解科技與社會的關係有沒有幫助?
2、想一下,我們談角色、身份與自我這些說法中,跟科技有何關連?
3、從這一週介紹的思考方式中,你/妳覺得科技與社會的關係較適合從結構或是文化的面向討論,為什麼?


第二單元 科學家與工程師的世界與視界
第三週 主題:科學社群、典範與不可共量
指定閱讀:
Kuhn, Thomas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中譯本,〈科學革命的結構〉,新橋。第二、六、十章。

補充資料:
1. Strathern, P. (2003). 門得列夫之夢:從鍊金術到週期表的誕生. 台北, 究竟出版社
2. 孔伯格 (2000). 金色雙螺旋:生物科技的無限商機. 台北, 天下文化.
3. 齊雅丁.薩爾德 (2002). 孔恩與科學戰爭. 台北, 果實出版社.
一本篇幅短小而又簡單扼要的勾勒出孔恩在科學哲學上的成就與影響,及其後續所引起的學界波瀾。
4.《科學之路》 第八章 觀 察
http://juang.bst.ntu.edu.tw/art%20science/ASI08.htm
進行科學實驗時,著重實例的運用、觀察的原則,以及科學的觀
察。
而所謂『觀察』不是消極地注視,而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同
時隨著實踐的增多,行動逐漸變得不知不覺或無意識,遂養成習
慣。進行有效的科學觀察還必須有良好的基礎,因為只有熟悉正
常情況,才能注意到不尋常或尚未加以解釋的現象。
5. Sokal, A. (2001). 知識的騙局. 台北, 時報出版社.
本書的作者索可(Alan Sokal)頗富盛名,當年他以荒謬而任意的筆法,引用物理、數學的理論,寫了一篇文章投到美國的文化研究雜誌<社會文本>(Social Text)。然後索可自己跳出來說他全都是胡說八道,恰恰證明了這些文化研究學者在睜眼說瞎話,有如國王新衣的翻版。這件事引起學術界軒然大波。一年之後,索可在法國出版了這本<知識的騙局>,點名批判的這些人都是當代思想的大人物,包括拉崗、克莉斯提娃、伊莉嘉萊、布希亞、德勒茲等人,索可認為他們濫用科學的觀念與術語,將科學的理念完抽離其脈絡,絲毫無法提出正當的辯護理由,在非從事科學研究的讀者面前濫用科學術語,卻毫不考慮它的相關性與意義。這本書在某些知識圈引發了不小的風暴,被批評為「毫無幽默感的科學學究,喜歡修改情書中的文法錯誤。」但是,索可認為這些當代大學者有把風牛馬這些不相干的東西扯在一起的嫌疑,而受到大師光環迷感的讀者,竟也像國王新衣的旁觀者,盡管滿腹懷疑,卻也嘖嘖稱讚起國王的新衣是如何的美麗。
6.行星定義修正通過,冥王星降級九大行星不再
http://news.pchome.com.tw/internation/afp/20060825/index-20060825015002190001.html
7. Nuland, S. B. (2005). 洗手戰役. 台北, 時報出版社.
乍看之下,這好像就只是一本好看的醫學史故事:一位醫師有了重大的發現,卻因為體制的問題,而無能實踐,終於,懷才不遇加上憤世嫉俗的心態,讓他在精神病院裡走完人生。但作者努蘭給讀者的,卻不僅止於醫學史的論述與動人的故事。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沒有辦法不聯想到此刻仍然存在的白色巨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扮演無助的病人,甚至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成了體制的幫凶,或者,竟然就是因為某些個性上的優缺點,斷送(或成就)了美好的機會而不自覺……。
8. 呂紹理 (1998). 水螺響起. 台北, 遠流出版社.
「水螺」是中南部農民對於糖廠上、下工汽笛訊號聲的稱呼,這個用語在日治時期的小說中常常可以看到。「水螺」聲不只是一種時間訊號,它標示著一種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代表了一種新的社會生活作息規律的登場,更揭櫫一種新時間觀念的生成,此即所謂「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今日我們對於這套標準時間早已無知無覺習以為常,可是在一百年前的台灣,它卻是一個全新的事物。 這本書所要討論的,正是日治時期藉由殖民政府所建立起的政治、經濟、教育以及休閒活動等結構,進而改變台灣人生活作息與時間觀念的歷史過程。
「水螺」聲所傳遞的「標準時間」訊號,必須透過一套全新的(而且是具體感受到的)生活作息規律與制度,才能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不斷重覆接觸的過程中,逐漸深化了對這套標準時間的認識。從整體來看,載負著這套標準時間尺度的,不僅只是糖廠在農村中所形成的生產規律,在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的行政措施、教育制度、交通系統以及休閒生活當中,無一不見標準時間的影子。
9. 尾瀨朗(2004). 夏子的酒(文庫版)1-12. 台北, 尖端出版社.

討論:
1、「科學社群」是什麼意思?包含哪些部分?
2、「典範」是什麼意思?作者這裡指的典範跟我們一般說的某某典範有何不同?
3、「不可共量性」是什麼意思?請試著以你/妳所知道的科學典範變遷來說明這種現象。
4、一般我們認為科學知識是累積發展的,在這裡孔恩提出了另一種典範革命的說法,你/妳覺得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為什麼?
5、如果照孔恩的說法,科學不是一種理性的線性成長與累積而發現真理的過程,那麼你/妳覺得應當如何理解科學的客觀與理性的宣稱呢?是我們是否還能夠將許多「技術」問題僅僅視為技術問題來解決呢?為什麼?


第四週 主題:發明家/工程師的多元技術

指定閱讀:
Thomas Huges,〈愛迪生與電燈〉,於吳嘉苓, 傅大為, and 雷祥麟 (eds.) (2004), 科技渴望社會 (台北: 群學出版社).
課堂影片:

影片資料:
1.衝破原子核

補充資料:
1. Sproule, A. (1992). 愛迪生. 台北, 牛頓出版公司.
原汁原味,道地的傳統科學家式傳記,作為本週閱讀的反面教材。
2. 《科學之路》十一章 科學家 Scientists
http://juang.bst.ntu.edu.tw/art%20science/ASI11.htm
文章內容包含科學家研究工作要求的性格: 對科學的熱愛和難以滿
足的好奇心。至於科學家的生活,則被認為從事研究的人必須對科
學真有興趣,科學必須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被他視為樂趣和愛
好。
3. Clark, D. C. S. (2002). 牛頓是個小心眼. 台北, 新新聞出版社.
任誰都知道,以撒‧牛頓爵士(Sir Issac Newton)就是那個蘋果掉 落頭上而領悟到萬有引力的偉大科學家;至於物理學和天文學界,大概也都知道英國第一位皇家天文學家,約翰‧弗拉姆斯蒂德牧師(Reverend John Flamsteed);但是一個叫做史蒂芬‧格雷(Stephen Gray)的染匠及業餘科學家,恐怕就沒多少人知道了吧?牛頓、弗拉姆斯蒂德和格雷三者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弗拉姆斯蒂德和格雷是一對超越出身、階級、學歷限制的好朋友,兩人之間的情誼不僅來自同為科學愛好者,也來自和牛頓的敵對衝突所產生的敵愾之心。啟蒙時代的科學巨人牛頓,對於其他科學成就卻深懷敵意,這點可以從他和來布尼茲爭奪微積分的發明權,以及強烈反對物理學家虎克對重力與光的看法窺知一二。弗拉姆斯蒂德和格雷就是這位不完美天才的受害者,然而兩人仍然在牛頓的阻撓下,對觀測天文學、航海、電學及通訊等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為牛頓作傳的史家總是寬容地看待他對同行的極端行為,本書則是透過三人的書信往返,為讀者重建十八世紀初期英國科學界的競爭面貌,披露偉大天才的黑暗面。
4 .唐瑛蔓 (2001)." 「我把我的靈魂賣給了工作」--竹科半導體產業工程師生活風格探討",清華大學社會所
5. Tenner, E. (2004). 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 台北, 時報出版社. 導論部分
6.王秀雲,傅大為,1996, April, 「台灣女性科學家的九零年代風貌──試析 「科學/女性/社會脈絡」諸相關領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no.22, pp.1-58 。
. 林宗德 (2004)"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半導體晶圓廠工作研究",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研究對象為晶圓廠中的工程師。在激烈競爭的半導體產業中,廠商一方面以世界性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做為製程技術發展速度的依歸,另一方面運用大量的自動化資訊技術,藉以調節生產機器、電腦、員工之間的步調,以提高生產良率。在同時追求技術進步與生產良率兩目標的情況下,造成了大量超時工作的工程師,形成台灣半導體產業獨特的工作文化。
既有對半導體產業的研究,多從制度條件、企業網絡等觀點做鉅視分析,忽略了製程技術的追求和資訊技術的運用在工作現場中對從業人員造成的時間規訓。本研究以深度訪談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在時間規訓之下的工作樣態,並進一步探討被研究者處於線性發展的技術敘述和獨特的股票分紅薪資制度中所塑造出的特殊時間意識。本研究以時間為理論切入點,分別從技術、身體、薪資三個主題來探討勞動現場的工作文化。
透過資訊技術的監控是晶圓廠控制貨品機台流動的技術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經由會議制度不斷地驗收工作成果是晶圓廠確保工程師工作時程的制度工具。由於晶圓廠同時兼顧生產與實驗的特性,使得工程師被訓練出具有時間彈性的身體,以解決隨時可能發生的機台、貨品問題。而晶圓廠知識生產過程的特性更經由污染物的象徵轉喻過程銘刻於工程師的身體之上。在各種制度的運作、身體的時間經驗和知識生產的特性使得工程師重構了晶圓廠工作的技術概念,並表達於工程師關於自我職業生涯的敘述之中。

討論:
1、作者一開始提到的「刺蝟」是要說明哪一種現象?你/妳是否可以以愛迪生為例說明?
2、本文中的愛迪生跟我們一般認識中的愛迪生有什麼不同?
3、我們一般都認為只要一個新的、使生活更為便利的東西被發明出來了,就自然會被採用。似乎只要技術成熟,市場的接受是理所當然的。請問作者是否會同意這樣的說法?
4、這篇文章對你/妳過去認識科學家如何發明技術物而改變世界的想法,有沒有造成什麼改變?

第五週 園區產業中的工程師
指定閱讀:林宗德 (2001).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半導體晶圓廠的工作研究. 新竹, 清華大學.

課堂影片:從科學園區在新竹的省思看科技島的經營
VT DS799.9 H75
補充資料:
1. 交大電子的心情
在知BBS PTT 上的一篇文章,作者XMAN1125是交大電子研究所的畢業生,畢業後他投入園區工作才發現原來一切才剛「痛苦的開始」….。本篇文章分享了理工科學生在求學過程中以及高科技產業背後的陰暗面和迷思。

2. 唐瑛蔓 (2000). 「我把我的靈魂賣給了工作」--竹科半導體產業工程師生活風格探討. 新竹, 清華大學.

3. 陽欣龍 (2006). 竹科人. 台北, 大塊.
  曾聽過兩位朋友對話,一人說想進竹科工作,晉身科技新貴,但不知需要什麼條件?另一人半開玩笑問他有沒有四優兩強:「工作熱忱優、分析判斷優、人際協調優、團隊精神優、解決問題能力強、壓力忍受能力強。」前者結論是,他不想去了,因為太像超人的工作了。在臺灣,只要提起新竹,只要提到科學園區,「竹科人」就是表徵。

  新竹市和新竹縣人口約八十萬,光是竹科人就有十一萬﹔在新竹有四家五星級的大型購物中心,和十多家三星級以上的飯店,這些產業與消費的榮景,都拜竹科人所賜。竹科人因為電子業的迅速發展,而以高收入、高消費,被封為「竹科新貴」。新貴是外表,裡子就如同上述的四優兩強,甚至更多工作苦樂在其中。本書所述之竹科新貴不以高貴消費為訴求重點,而是說明竹科之所以寶貴,是貴在它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之一,也是許多經濟新興工業國力圖模仿的對象,竹科最寶貴的資產就是在其中不眠不休奉獻心力的科技菁英,這些優秀的人才如何踏上竹科之路?他們如何渡過每天在竹科的日子?他們的工作內容又是什麼?大家都是上班族,竹科人得天獨厚的原因是什麼?他們的甘苦是什麼?這是第一本深入採訪竹科人生活的專書,受訪者從年資一兩年的新手工程師到屆齡退休的資深員工;以工作區分,從生產線主管、各類型工程師,到人力資源主管、風險管理部門職員、工研院員工,乃至於服役竹科的國防役役男……以各種不同的工作領域多角度呈現竹科人不同的面貌。本書以翔實的攝影與文字採訪,記錄了這一群生活在台灣矽谷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人們,他們的工作、休閒嗜好與夢想。曾經參與創立竹科的沈君山先生特為本書做序,為大家細數新竹科學園區由草創到茁壯的歷程。

4. 邱花妹 (1998). "科技人 健康事誰人知?." 天下雜誌 208.

5. 邱玉蟬 (1997). "台灣競爭力的活力新星." 天下雜誌 195.

討論:
1. 科學園區(或電子業)在台灣媒體中經常被呈現的是哪些議題?
2. 你/妳認識在園區工作的人嗎?他們的經驗是什麼?
3. 當我們用不同的觀點去看世界時,往往會看到與一般觀點所看不到的事物。你/妳認為本週課堂對園區與園區人的討論跟這些人或一般媒體的呈獻有什麼相似或差異之處?試著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
4. 想一想,從用不同的觀點看事物的好處跟壞處在哪裡。

第三單元 科學知識
第六週 主題:玉米與科學典範

指定閱讀:
唐嘉慧譯,玉米田裡的先知:異類遺傳學家麥克林托克。天下文化。第四、五章

影片資料:
1. 「DNA的時代」紀錄片
2.「clone」紀錄片

討論:
1、在本文中,有哪些「科學社群」?
2、在本文中,有哪幾種「典範」?這些典範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3、在本週的例子中,你/妳看到了遺傳學知識的累積會跳躍式發展?
4、你/妳是否可以指出其中的「不可共量性」?請試著這個概念來說明遺傳科學的變遷。
5、如果科學或技術的進展是典範的跳躍,那麼你/妳覺得一個理工科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是否就足夠了?如果你/妳覺得是,請解釋為什麼,如果不是,你/妳覺得還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第七週 主題:科學知識的再現與性別政治

指定閱讀:
Emily Martin,〈精卵相遇的羅曼史〉,於吳嘉苓, 傅大為, and 雷祥麟 (eds.) (2004), 科技渴望性別 (台北: 群學出版社).

課堂影片:人體大奇航:人體的生殖、
看誰在說話

影片資料:
1.米奇王國
2. 兩性新視界(公共電視製作)第1集,瘦身的假像:媒體中的身體形象、第16集,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解構童畫故事中的性別迷思

補充資料:
1.<閱讀汽車廣告>,台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2. 畢恆達 (2004). 空間就是性別. 台北, 心靈工坊.
畢恆達指出,從家庭空間到公共空間,性別分化已滲入每一個生活角落。從教育界、廣告界、建築界到設計界,長期缺乏性別平等的眼光,不斷複製「男強女弱」、「男主女從」的傳統觀念,雖然進入二十一世紀,性別偏見依然具體反映在家庭、校園、職場、社區,以及所有的生活空間之中。這不只是現代男女的緊箍咒,也限制了不同性別氣質的全人發展。在《空間就是性別》一書中,畢恆達引介許多國外的做法,希望刺激國內的讀者,以創意來形塑更具有性別平等意識的生活空間。
3. Weisman, L. K. (2001). 設計的歧視. 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本書針對蘊藏在空間設計與控制之中,各種複雜的社會權力關係與過程,提出了許多生動的描述和解釋,也開展了理解性別 種族與階級之空間向度的新架構. 這本清晰易讀的書,為決策者 建築師 規劃師 都市研究者與社區工作者,提供了實用的指引.關心營造環境如何塑照日常生活經驗,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預設和社會關係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4.< 成衣的政治性>,清大人社系06級 吳映青
5. 嚴祥鸞,1998,"性別關係建構的科技職場",婦女與兩性學刊9:192。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6. 高雄市政府「休閒議題-電子媒體與性別意識」
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all/21.htm

討論:
1、我們對許多科學上現象通常必須提供描述才能溝通與討論,請找一下本文中生物學如何精子與卵子的差異。
2、請問作者認為這些描述有何不妥?
3、我們常常聽到以一些偏見對待其他人的方式,是一種刻板印象。作者在這裡指出是哪一種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對你/妳來說是否很熟悉或很陌生?
4、作者在這裡展示了以文化的觀點去思考科學的「再現」活動,你/妳覺得這種討論方式對探討現實現象有沒有幫助對你/妳而言,它是否有說服力?為什麼?
5、藉由本文的案例,你/妳覺得科學與社會的關係是前者影響後者,還是後者影響前者?或是有其他種想法?

第四單元 科技物

第八週 主題:「物的政治性」與「政治的物質性」
指定閱讀:
Langdon Winner,《技術物有政治性嗎?》,於吳嘉苓, 傅大為, and 雷祥麟 (eds.) (2004), 科技渴望社會 (台北: 群學出版社).

影片資料:公視 發現希望 第卅六集「空間無障礙‧生活無障礙」 紀錄片

補充資料:
1. http://www.sunable.net/
2. http://www.greatnorthernaudio.com/non_radio.html (國際左撇子網站)
3. http://www2.hsinchu.org.tw/walk/A09-01.html (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
4. http://www.blog.yam.com/stsblog
5. 總統府廣場改造 只是統治者的遊戲?
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tmm/M.912179800.A/M.916166941.A/M.984498734.A.html
空間規劃在本質上就是一個政治的過程。從來沒有一個空間改造行動能夠在脫離了當時的社會、歷史、文化種種脈絡。專業者應要有社會改革的企圖,不能忽視一般日常生活的感受,空間歷史和意義就存在於每日每日人民在這空間中真切的生活體驗。當人民的空間故事在空間改造中缺席,這場國際競圖包裝的只不過是統治者的政治。
6.<右手文化所主導的技術> 人社系 06級 姜彝
7.<科技的性別政治:一個理論的回顧與前瞻>
(1)「挖掘歷史上被忽略的女性科技人才」,和「暴露科技教育和職場上的性別歧視」,這二類的研究取向可以稱之為「科技中的女人」。(2)「探討科技對女性和男性的影響」。 絕大多數的常民是接受科技影響的一端,但是接受不僅是被動的接受,有時會主動積極接受,甚至反過來促進科技的轉換改進。科技對女人和男人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的?(3)「性別與科技相互形成」。
8.Tenner, E. (2004). 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 台北, 時報出版社.,第八章:文字鍵盤
9.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 台北,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
台灣在五十年之間,快速地發展經濟與城市,我們因此有了傲人的國民所得,但是生活環境的品質卻急驟惡化,特殊的經濟鄉發展模型也使我們從
來沒有機會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空間。《空間就是權力》這本人與環境關係研究的普及版讀物,很清楚地傳達了它的目的:讓我們對人造環境敏感,體驗空間,解讀建築,參與設計。作者淺白地告訴我們,空間就是社會關係,其中有複雜的權力關係,每個人其實都有改造空間的能力與權利。
10. 林崇熙,(脈絡化的技術:拼裝車國家的辯證)新史學,12卷4 期
11. Fenichell, S. (1999). 塑膠:合成世紀的推手. 臺北, 時報.
從聚酯纖維到保麗龍,從尼龍到賽璐珞,冰箱裡、衣櫃裡、辦公室、汽車裡,不論喜惡,不論品味高低,不論對環境隱含的威脅,我們已經和塑膠
結下了不解之緣。便宜、柔軟、低成本、無處不在、恆久不壞,塑膠象徵人類文化中一切既善又惡的事物。
《塑膠》書中從早期驚豔於賽璐珞軟片與防水布的發明;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尼龍絲襪引發的喧然大波;到以硬酯塑膠取代象牙作為硬質包裝原料;芬尼契爾的巧筆橫掃,敘說塑膠所推動的社會與經濟革命,同時說明科學家、藝術家、政客與消費大眾如何行塑塑膠,並且為塑膠所形塑。

討論:
1、技術的出現與改變會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相關組織方式與態度,甚至是參與意見、資源分配的方式,在文中,作者以哪些案例來說明這種改變?
2、「政治的歸政治、技術的歸技術」這種說法是否耳熟能詳?作者贊成這種說法嗎?
3、作者在這裡說的「政治」的意涵為何?是否是我們經常說的政治經濟領域的政治的意思?或是有其他意思?
4、你/妳是否可以舉出一個例子說明日常生活中,哪些技術物也是帶有政治性的?

第九週 主題:拼裝車與在地政治脈絡

指定閱讀:
林崇熙 (2001). "脈絡性技術:詰抗國家的拼裝車." 新史學 四: 75-120.

課堂影片:「當教授遇到黑手:射出成型的時代風雲」紀錄片

討論:
1、你/妳是否看過拼裝車?拼裝車跟一般汽車或貨車最常出現在哪些行業中?由哪些人使用?
2、你/妳覺得拼裝車跟汽車的最大差別在哪裡?而根據作者的說法,這兩者的差別在哪裡?
3、你/妳同不同意作者舉出拼裝車的優點?如果是你/妳要買車,你/妳是否會希望開拼裝車?為什麼?
4、根據「技術物的政治性」的討論,你/妳覺得拼裝車跟一般汽車的比較中,呈現哪些層次的政治意涵?
5、你/妳覺得我們生活中是否還有其他哪些被污名化,但是又事實上對我們的生活有相當大貢獻的科技?

第十週主題:家庭中的工業革命

指定閱讀:Ruth Schwartz Cowan,〈家庭中的工業革命〉,於吳嘉苓, 傅大為, and 雷祥麟 (eds.) (2004), 科技渴望性別 (台北: 群學出版社).

課堂影片: 家電廣告

補充資料:
1. <汽車設計與女性的駕駛技術> 人社系 06級 胡紫寧
2. <從修繕工具看家務分工> 人社系 06級 陳達意
4. 王志弘 (1994). "速度的性政治:穿越移動能力的性別界分." 台灣社會研究 16: 147-165.
移動能力是參與社會過程的條件,也是社會權力的表現,在一個父權社會裡,移動能力遂有性別上的差異。在象徵層次上,性別差異是一種文化編碼,因此移動現象也有了性別的分界,甚且移動與否和移動方式本身就是構成性別界線的向度之一。本文集中在象徵的層次上探討性別與移動能力的關係,利用「扮裝」這個概念所蘊藏之「跨越界線」的意涵,分別從公私領域的區分、交通工具之使用、以及交通工具的性別編碼三方面,去考量移動能力做為一種社會權力所牽涉的性別差異之象徵建構及其逾越,並延伸思考連結移動、性別建構與主體形成等概念的可能性。
5. 林崇熙 (1998). "科技的性別政治/性別政治的科技-科學工藝博物館典藏研究的一個可能方向." 科技博物 2(1): 71-85.
6. 陳麗珍 (2004) )"解讀居家中女性的自我與異己",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7.< 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七○年代與九○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
研究比較台灣在社會轉型前期與後期的初婚家庭的分工影響機制。分析結果發現,在七○年代及九○年代的不同社會文化脈絡下,初婚家庭的對於分工的影響機制並無顯著差異,相對皆可能產生協商權力影響分工。此外,兩時期丈夫的社經地位對於分工一致呈現性別意識差異的效應,顯示了社會變遷中階層性別規範之持續性。
8. 高雄市政府「休閒議題-電子媒體與性別意識」參、電視廣告與家庭意識型態的呈現
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all/21.htm
媒體一方面走在時代尖端,對時代趨勢以及社會變遷十分敏感,但是在其以圖片、影像與文字等表達與呈現人事物的過程之中,卻常意無意的傳達甚至是強化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包括兩性能力的差異、性別角色分工之規範以及物化女性形象的訊息。
討論:
1、舉出一個家務用品的廣告為例,描述這個廣告,並討論其中的性別意涵。
2、想一下,一個家庭中有多少家事需要處理,那些是可以用科技代替?哪些不行?
3、以你/妳家的例子為例,想一想家務分工是否有性別差異?
4、作者認為家用科技的進步是否改變了家庭中的性別分工?為什麼?
第十一週 期中考
第五單元 產業

第十二週 主題:技術創新的迷思與社會根源

指定閱讀:
林登立 (2002). "技術追趕的社會經濟根源:1980年代後期的台灣電腦工業個案研究." 科技、醫療與社會 二: 59-119.

課堂影片︰到IC設計之路

補充資料︰

1.. 陳東升 (2003). 積體網路: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社會學分析. 台北, 群學.
後進國家有沒有可能發展高科技產業?有沒有可能將勞力密集的生產結構轉換成技術與資本密集的生產結構?

  台灣的積體電路產業是個成功的典例。本書以茲為研究對象,而以企業為主體,探討此產業的企業體如何建立高競爭力的組織模式,取得技術、聚集資金並育成所需的人才。

  本書一方面企圖融合新經濟社會學、制度經濟學與組織社會學之理論於一爐,另一方面,則透過廣泛而深入的資料蒐集及細緻的理論分析,具體探討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試圖結合理論和實踐,這在台灣一般學術論著中尤為少見。本書適合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領域的學者及學生研讀;對於政策決策者、企業經營者,以及憂慮台灣目前產業轉型、大陸磁吸作用及發展困境者,相信亦可從中獲得踏實的啟發。

2. 鐘惠玲 (2004). 從台式分紅配股制看台灣電子業變遷. 新竹, 清華大學

3. 徐進鈺 (1999). "流動的鑲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勞動力市場與高科技發展." 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 35: 75-118.

4. 方德琳 (1997). 專業科技雇員的勞動體制研究. 台北, 台灣大學.

5. 蘇淑芬 (1997). 全球化與在地化-台灣半導體產業之全球商品鏈研究. 新竹, 清華大學.

6. 蘇立瑩 (1994). 也有風雨也有晴-電子所二十年的軌跡. 新竹, 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

7. Edgerton, David(2004)"從創新到使用."Pp.131-170 in STS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

8. 吳泉源、林宗德〈從網球拍到半導體:台灣產業技術特質的探討〉收入『台灣產業技術發展史論文集』(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

討論:
1、根據本文的說法,當面臨多種技術典範時,台灣的製造業者採取的是哪種因應之道?為什麼會如此?
2、智慧財產權對台灣電腦廠商的影響為何?
3、為何台灣的研發單位(電子所、電通所)與政府在台灣電腦產業的研發過程中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4、作者提出learning by doing 與learning for doing關係為何?它們如何限制台灣廠商的思考與發展?
5、請問你/妳會購買台灣自有品牌的電腦嗎?如果會,原因為何?如果不會,原因為何?

第十三週 產學合作
指定閱讀:
林郁曄 (2002). 大學與社會的新契約─產學關係的制度變遷. 新竹, 清華大學

課堂影片:

影片資料:

補充資料:
1. 曾孝明 (2001). 臺灣的知識經濟:困境與迷思. 臺北, 群學.
台灣不是科技強國嗎?怎麼「一夕之間」冒出了「菲律賓化」之危機?可見我們的認知和實況之間,有極大的落差。本書就在探討這個一直在蒙蔽我們視野、不讓我們面對現實的落差。截至目前為止,本書仍是瞭解台灣所謂的高科技產業與高等教育之實況唯一的一本書。台灣的知識經濟實力很可悲的一直是個大謎團。中國大陸的磁吸作用,已經引起附近國家包括日本在內經濟長期蕭條,亞洲經濟秩序正在重整,台灣是否有機會勝出?或淪為菲律賓或阿根廷?這是大家無不關心的問題。然而檢討這個問題,首先要看清楚台灣知識產業的特性與局限。本書刺穿過去有意無意播種的層層迷霧,讓你/妳看清楚台灣的前途在那裡,以及我們可以走的方向和可能的陷阱。

  台灣籠罩在一個看不見的泡泡裡面,我們在這個泡泡裡呼吸、思考、殺價、搶訂單、做作業或鬧緋聞,這個泡泡就是代工體制的思維模式。這種代工心態,甚至已經滲透入大學,把大學改造成一種模組化的「製造業」,產出無數缺乏創意的工程師、教師、研究員等,充當代工體制的作業員。 而今代工體制終於面臨了崩盤危機,大家心裡都明白,擺脫大陸全面掩殺之途,唯一剩下的就是知識經濟。然而以代工經濟體制去思考知識經濟,其後果不言可喻旄我們需要換一個腦袋。 本書全面體檢代工體制下台灣所謂知識經濟的深層結構,作者據以比較分析的典範,主要不是不可複製的美國,而是一些和台灣處境類似、小而美的「科技大國」,如荷蘭、瑞士、瑞典和以色列。作者讓數據說話,所挖掘出的真相往往令人動容。但作者最可貴的地方,不在批判,而在於指出跳脫代工體制的方向與可行作法。作者消化、思考後繪出的多幅圖表,尤其發人深省。 我們看多、聽多了本土和舶來大師告訴我們,知識經濟「應該」如何又如何,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台灣所謂的知識經濟體制的「現況與未來性」到底怎樣?本書是個開始,希望不是結尾。

2. 曾孝明 (2004). 臺灣產業的對焦與失焦. 臺北, 御書房.
這本書對台灣特色的主從關係代工業,以及相關的產官文化有多角度的剖析,因為這種舊模式不利台灣的新經濟與社會公義。台灣未來需要強化其無形資產,故本書對這議題著墨甚多。台灣的教育要尊重差異,更要有新思維,對此對此裡特別以宏觀管理的方式切入議題。

  無疑的這本書必須涵蓋許多範疇,約綜合為三大主題:教育體系、產業、政府與公共政策,我探討這三個體系的三角關係,過去的發展軌跡所產生的迷失,未來的可能方向和重要課題。

  本書的宗旨是提供一種通識性的公共政策研究。這些包括高等教育政策,經濟發展政策,管理學通知的標竿評比和分析,科技和產業知識,經濟學和社會學所論述的結構性議題。如何不使用過度艱深、專業化的知識,來陳述和剖析這些環環相扣的議題,這也是本書作者撰寫努力目標。

3. 產學合作的流弊
http://sts.nthu.edu.tw/board/read.php?f=7&i=166&t=160

4. 學術倫理 淹沒在商業迷霧中
http://sts.nthu.edu.tw/board/read.php?f=7&i=162&t=160

5. 新聞幕後 研究!招商? 請謹守分際
http://sts.nthu.edu.tw/board/read.php?f=7&i=163&t=160

6. 邱花妹 (1997). "產學合作新潮 教授帶頭跑工廠." 天下雜誌 第188期.

討論:
1、你/妳知道今天台灣有多少大學嗎?你/妳覺得這樣是否恰當?
2、你/妳高中時,你/妳覺得上大學可以學到什麼?到目前為止,你/妳覺得清大在哪方面符合這樣的期待,那方面沒有。
3、你/妳認為大學的功能應該是什麼?訓練產業人力是否應該包含其中,為什麼?
4、你/妳覺得學術訓練跟產業訓練兩者的關係應該是什麼,請想一想前面幾個單元你/妳學到的想法,整合思考。

第六單元 科技與公眾:風險、選擇與行動
第十四週 基因風險與公眾

指定閱讀:Boyens, I. (2001). 基因騙術. 台北, 時報.

課堂影片: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 world dilemma(基因工程農作物).North Sydney, NSW :BBC Worldwide;2003, c2000.Taipei :科技總代理,

影片資料: 1. Genetic solutions(基因工程). Rosmarin, Isidore./Lewis, Hal./CBS Worldwide Inc./CBS New Productions./Discovery Channel Video,

2. Designer babies (基因工程嬰兒) .BBC Education & Training/BBC Education & Training./BBC Worldwide

3. Clone(基因複製). Rubin, John./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U.S.)/National Geographic Te/Warner Home Video

補充資料:
1. Fukuyama, F. (2002). 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臺北, 時報.
法蘭西斯‧福山在一九八九年提出現已家喻戶曉的宣示:由於「自由民主的主要替代方案自我耗弱」,我們所知的歷史已臻於終點。〸年後,他修正自己的論點:我們還沒抵達歷史終點,因為,我們仍未臻於科學終點。福山主張日後最大的進展是在生命科學方面,從而自問這修正人類行為的能力,對自由民主會產生什麼影響。 為重新引導當代議論,福山強調,人通過歷史來理解人性的進程變動不居,從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人有「自然目標」信念,到現代烏托邦之徒與獨裁者為意識型態目標而設法再造人類的理念,不一而足。福山擲地有聲地主張,生技革命(干擾基因種繫)的終極評價是,即便是一般想要「改良」子女的為人父母者,也有能力密作後代的DNA。

2. Harris, J. (2006). 複製基因與不朽:基因革命的反思. 台北, 桂冠.
什麼是複製?為什麼「複製」的想法會令人如此困擾?為什麼「桃莉羊」的誕生會在全球引起那麼激烈的辯論?在本書中,約翰.哈里斯,這位在生命倫理學領域上國際知名的學者,將檢視這波讓科學家擁有前所未有的、能操控人類進化之能力的生物學革命,及其相關的倫理議題。對於當今人類生物科技快速發展所產生的顧慮??包括從訂做嬰兒對員工施行基因篩檢等等的議題,本書都以深入淺出的文筆為讀者做了有趣且富啟發性的介紹。

3 .Kolata, G. (2002). 基因複製. 台北, 遠流.
世界上第一隻複製羊----桃麗誕生了!這意味著人的複製將不再只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而是有可能實現的未來。很少有任何一項研究像複製的研究般,如此深刻地影響到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而且引發出如此糾結複雜的道德與科學問題。 《紐約時報》資深科學記者吉娜.科拉塔首先採訪到複製桃麗的胚胎學家伊安.魏爾邁,並深入此議題,以生動而淺白的文字,帶領讀者走入複製的世界,看桃麗背後的故事及複製研究的歷史、爭議與未來。是一部不可不看的重要著作。

4. 黛博拉.史帕 (2006). 造人. 台北, 商周.
自遠古以來,「生育」的課題就不曾間斷的困擾著人類,早在聖經《創世紀》中,便提過不孕的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生育,逐步衍生出一連串龐大的商機。
據估計,在2004年,光是美國就有超過一百萬人接受過某種形式的生育治療,形成一個產值幾近三十億美金的產業!業者造人,更在賺大錢!

  在上一個世代,渴望得子的不孕夫妻除了收養孩子之外,沒有太多選擇。今日科學與技術的進步,使得訂購嬰兒成為可能,這個清單上可供選擇的「產品」包括:「捐贈」卵子、租借子宮以及基因篩選。光是在美國,人類生殖已經成為產值高達三十億美元的興盛市場;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這個市場的產品不應該被買賣:一個孩子。

  在《造人》中,黛博拉?史帕主張,承認生育的商業性、並且思考其管理方式的時機已到。這份傑出的幕後報告,結合了創新的研究以及與業界頂尖生殖科學家的訪談,率先提供這個產業如何運作的第一手資料。本書帶領讀者展開一段迷人的旅程,直搗爭議不斷的市場環節,諸如幹細胞研究、代理生育、交換卵子、「訂製寶寶」、跨國收養以及複製人等,主要探討:
.這些嬰兒創造者是誰,他們如何建構他們的貿易
.是誰從中獲利,價格如何訂定
.法律的不一致性與洲際間的法律漏洞,對這個產業的影響
.在規範這個產業上,政府可以且應該扮演何種角色
.隨著這個產業的發展而衍生出的複雜道德、法律難題,其中的參與者可以如何因應

  儘管有科學的侷限、欲求不滿的困境、再加上不確定的政治制度的阻礙,生育貿易仍將向前邁進。在我們試圖滿足人性最基本的渴望時,《造人》刺激我們審視自己,如何在科學、法律與商業間取得平衡。

5. 林正焜 and 洪火樹 (2005). 認識DNA:下一波的醫療革命. 台北, 商周.
基因體是一本歷史,記錄著人類時光旅行的故事;它是一本工作手冊,以數位的方式記載人體每一個細胞的製造藍圖與操作的秘密。研究基因體可以回溯人類的演化進程,可以看到祖先與疾病搏鬥的記錄,也可以察覺基因體的主人是不是比較容易罹患癌症、心臟病、中風、憂鬱症……,甚至可以從DNA端粒的長度一窺壽命的天機。

  自從人類基因體計畫在二○○○年完成草圖以後,DNA的新時代已經來臨,疾病的本質完全改觀,DNA為疾病提供了新的解釋、新的診斷、新的療法,與新的預防策略;如今醫學文獻幾乎不能不用DNA觀點審視研究的設計與解釋。在此之前,人類的基因幾乎是一個未知的謎團,我們即將成為破解這個謎團的第一個世代。我們有必要重新深入認識DNA、基因、基因體這些基本詞彙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它們的構造與功能,才有能力回顧這些年來DNA科學的主要進展,並進一步了解什麼是「生物技術」,以及一探DNA科學終極目標之一的「基因療法」現況。

  有人說,現代人不會上網、不會收發電子郵件,就算是一種文盲。同樣的,學習自然科學的人如果不能了解近年來DNA科學的發展,也會落入看不懂醫學、生物學最重要文獻的窘境。這就是本書出版的原因和目的。我們著重介紹基因體的基本知識,並補充近年來DNA科學最新的發現和研究,期許能為讀者做一次DNA新樂園的導覽。

1 .柯洛茨克 (2004). 複製人的迷思. 台北, 天下.
自從1996年第一隻由成熟細胞複製出的哺乳動物──桃莉羊出生後,就有人預言複製人出現的日子也不遠了。沒錯,哺乳動物既然能複製,複製人類當然也只是遲早的事。但科學家研究複製,真如同科幻電影或小說描寫的那樣,目的是想製造出一堆基因相同的複製人?

  其實不勞科學家費心,你/妳一定早就見過複製人了!同卵雙胞胎就是一對基因完全相同的複製人!有良知的科學家研究複製,是想解開生物發育的祕密,進一步培養出胚胎幹細胞,以細胞療法終結人類的所有病痛。「生殖複製」,只是「醫療複製」研究的一項副產品罷了。

2 . 中部博 (1999). 基因治療. 台北, 時報.

8 . Bishop, J. E. and M. Waldholz (1994). 基因聖戰:擺脫遺傳的宿命. 台北, 天下.
20歲不到,就出現肌肉萎縮,揮別亮麗的青春;頻頻運動,仍控制不了直線上升的體重:沒有醉酒,卻無法自主地搖晃著凌亂的腳步,在沒有預警的狀況下,這些與生俱來的遺傳疾病正悄悄地浮現出來。
本書作者是兩位醫學、科技資深記者,透過廣泛而深入的訪談,運用淺顯、曉暢的文筆,完整呈現民間社會和科學家共同探尋致病基因的發展歷程和研究成果。溫馨的人物故事、焦急的等待心情、科學家的合作與競爭,讓這場深動的「追獵癌症基因計畫」,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9 . Martinea, B. (2002). 番茄一號. 台北, 遠流.
在抗害蟲玉米、Roundup-Ready大豆、以及其他「科學怪食物」所激起的漫天爭議聲中,少有人還記得當初那謙卑的番茄,它們才是生技食品新世界的先鋒。《番茄一號》是一則迷人的內幕故事,寫盡世界第一個上市的全株基因改造食品莎弗番茄的起與落。

莎弗番茄是由加州一家生技小公司加基所創造出來的,於一九九四年春天上市,也就是剛剛拿到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可後三天。雖說它的價格高貴,環保人士和品嘗試吃者的評價不一,這項世界第一的基因改造食品,還是驕傲地標明自己的身份,而且銷售情況熱烈無比。但是,儘管需求量如此之高,加基能供應的貨源卻極其有限。結果該公司不但沒能好好分享美國每年四〸億美元的生鮮番茄零售市場,反而在番茄業務上賠了錢,一年多達數千萬美元。事實上,莎弗基因對於生鮮番茄市場業務,只有微薄的利潤價值。於是,在產品發表問世後不到兩年,莎弗番茄就永遠從超市的貨架上消失了。

曾任職加基的科學家瑪蒂瑙(Belinda Martineau),以輕快的節奏、多彩的筆調,描述這段曲折多變、令人大開眼界的內幕,詳實記載莎弗番茄的一生,從它的出生,到廣受歡迎,乃至最後屈辱的死亡。故事過程中,她也解釋了科學家是如何藉由植入或關閉基因,來操作基因工程技術。她形容這些實驗,不只說服了食品藥物管理局管制官員,令他們相信莎弗番茄「和傳統育種番茄同樣安全」,而且還為日後所有其他生技食品,鋪設了一條管制事務上的康莊大道。此外,《番茄一號》也讓我們瞥見了,在一家小型生技農業公司中,如何決策重要事項,例如要不要標示基因改造產品,以及如何將「比較慢腐壞」的番茄,「定位」成在藤上成熟的番茄,以滿足消費者期待農場現採蔬果的美夢。

在她任職的七年間,該小組研發出莎弗番茄,而且取得國家管制上的許可,而瑪蒂瑙本身,也經歷了一場轉變,從堅信生物科技美好未來的虔誠信仰者,蛻變為厭戰的懷疑者。結果,她的故事反而因此具備難得一見的深度與誠意,因為時下談論基因改造食品的著作,幾乎都已經在生技農業的爭辯中選了邊,並極盡誇大之能事。

《番茄一號》坦白地評估了這項革命性的新科技,它的利潤,它的風險,以及它所引發、動輒數〸億元的新產業。本書提出的刺激問題,和它回答的問題一樣多,堪稱一篇有憑有據的故事,描繪出生物科技年代在黎明時分的景象。

10. 喬治.邁爾森 (2002). 唐娜.哈樂葳與基因改造食物. 台北, 貓頭鷹.
基因改造食物是大眾關切的世界性議題。從一九九○年代中期以降,基因危機和恐慌已經占據媒體、政治和倫理學的中心舞台。造成恐慌逐漸上昇的理由很明顯,基因改造食物混亂了自然區分的純粹性。

在番茄裡加入魚的基因違反了物種的界限,而且這是人類優生工程邁向製造雜種科學怪物致命的一步。唐娜‧哈勒葳是科學研究的國際領導權威和激進「動物-人-機器宣言」的作者,她從保鮮番茄到致癌鼠,一路剖析基因論戰。她提出種種困難問題,帶領我們超越熱情和抗議的僵局,進入曖昧和未解的動物-人-機器雜種領域,黏結的新事物抹除了「人類」和「非人類」的先在範疇。

11. http://www.bio.idv.tw/data/data2.htm 小泰的生物科技法律網
詳盡整理國內學者對生物科技方面議題的文章

12. http://gmo.doh.gov.tw/Web/default.aspx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__基因改造食品資訊網

13. 郭華仁 (2005). 基因改造議題-從紛爭到展望,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討論:
1、新科技,例如基因科技,引起的爭議有哪些?
2、在面對新科技時,你/妳覺得人定勝天這種說法還是不適當?
3、我們常聽到「專家判斷」、「尊重專業」,當納入科技的風險考量時,覺得這些說法是否應該改變?應補充或改變哪些部分?
4、身為一個理工學生,你/妳覺得自己的專業如何與風險社會的思考產生連結?是使狀況惡化?或是能夠做一些改善?

第十五週主題:污染知識的建構
指定閱讀:

課堂影片:奇蹟背後

影片資料:

補充資料:
1. RCA工殤戰鬥網
http://www.coolloud.org.tw/rca/

2. RCA悲歌
http://tw.myblog.yahoo.com/dr-free/article?mid=190&prev=191&next=189&l=f&fid=14

3. RCA女工無助吶喊 只盼正義發聲
http://vita.fju.edu.tw/vita3/archives/002201.html 生命力新聞

4. RCA職業災害--台灣司法史上史無前例的案件
http://www.jrf.org.tw/reform/file_5_1.htm

5. 工業廢水處理科技之旅:新竹科學園區污水處理廠
http://www.bamboo.hc.edu.tw/workshop/session10/visit/wastewater/index.html
此為新竹市青草湖社區大學的網頁,內有對於RCA事件以及新竹科學園區相關環境議題豐富的討論與資料,以及國內相關環保法規和社會團體的連結,摘要網站重點如下︰
1. 高科技產業與環境生態問題省思
o 新竹科學園區環境保護監督小組年度報告(2000年) 黃提源(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所教授,新竹公害防治協會創會理事長,目前擔任「新竹科學園區環境保護監督小組」召集人)等
o 新竹科學園區環境保護監督小組九十年度報告(2001年,PDF格式) 黃提源等
o 竹科與RCA 孫窮理(苦勞工作站)
o 工作與健康,「奇蹟背後」紀錄片欣賞:RCA事件的省思 鄭雅文(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o 高科技產業污染問題剪報 鄭雅文
o 台南科學園區排放到大州排水的水 晁瑞光(台南市社區大學自然環境學程召集人)
2. RCA勞工教育與職業傷害課程四講
o 第一講:台灣電子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 杜繼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
o 第二講:由RCA工傷案透析資本主義運作邏輯 杜繼平
o 第三講:台灣職災保護制度批判兼談他國職災補償辦法 蔡志杰(敬仁勞工安全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o 第四講: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比較韓國工運與台灣工運發展背景 臧汝興(台韓工運人士,現服務於勞動人權協會)
o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跨步與未竟 羅桂美(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社大開學》月刊採訪主任)
6. TEAN 首頁
http://www.iepanet.org/about.php
1998年在美國成立的台灣環境行動網,於2006年2月25日於台灣舉行成立大會,正式開啟了TEAN在台灣的組織運作。TEAN自1998年成立以來,在拓展台灣國際環境議題交流合作的願景上,積極的國際參與行動,嘗試突破台灣在國際環境事務上的消極與會,為增加台灣對國際環境資訊與經驗的吸取、以及增進台灣社會對國際環境事務視野而努力。多年來,我們在永續高科技、能源、溼地保護、原住民與生物多樣性、以及水資源等議題上,拓展了全球行動網路,並在一些議題的發展上深化了在地與全球網路的聯繫,在充滿全球化挑戰的今日,我們希望透過在地全球化行動,思索台灣社會永續發展之路。

土地的溫暖滋養我們的熱情,運動實踐的背後,正是我們對這塊土地感恩的回報,而國際領域的關注與在地草根參與,使拓展國家永續發展視野有無限可能。我們盼望堅定既有步伐,朝理想願景大步邁進,值此同時,卻也更需要大家的支援鼓勵。我們期盼有更多朋友加入成為我們的會員、並成為組織的志工;而我們也希望能募集到更多的小額捐款,集眾人之志,為邁向活絡社團組織的公民社會而努力。

7. 社會責任,企業必修
http://e-info.org.tw/node/13760

8. 何明修 (2000). 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 為例(1986-1998),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政治條件深刻地影響了社會運動的興起與發展的可能性。封閉的政治局勢提昇了集體動員的難度,但是成功的社會抗議卻往往能改變不利的外在環境。在本研究中,我們所處理的是台灣民主轉型與環境運動之間的相互辯證關係,探討政治開放提供了何種的動員機會,而社會運動又如何促使政治改革更向前邁進。
我們將民主轉型視為一種政治機會結構(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其中包含了四項彼此相關的因素,亦即國家組織性質、政策回應、抗議處理、政治聯盟者。在自由化(1986-1989)、威權反撲(1990-1992)、民主化(1993-1998)三個轉型時期之中,不同的政治開放性形塑了環境運動發展的可能性。在自由化時期中,政府試圖以溫和的態度來處理環境抗議事件,並且推出新的環境政策,不過這些舉動並不能阻止環境運動與反對運動發展出聯盟關係,形成大眾抗爭(popular upsurge)的局勢。1990年之後,國家當局對於民間社會的容忍程度降低,開始採取有組織的打壓政策,這促使環境運動提昇了其抗議的層次,並且紛紛投入選舉。在民主化時期之中,台灣的政黨政治日益成熟,但是環境運動並沒有隨著政治抗議的消失而沒落,反而進入了一個新的制度化階段。一方面,環境運動不再具有高度的“政治性”訴求,過去與反對黨的聯盟關係逐漸瓦解;另一方面,國家部門也放棄了打壓,並且願意開放若干環境決策參與的管道。隨著環境團體的成長,抗議案件的持續增加,更多元的運動路線不斷推出,環境運動逐漸成為民間社會之中一個強而有力的部門。
從這些結論出發,我們對於過去政體轉型的研究作品提出了一些修正意見。基本上,我們認為民間社會發展的自主性需要被肯定,重視社會運動的政治條件並不意味著將其化約為成政治過程的附屬產物。就起源而言,台灣的環境運動不是被動地反映了政治開放,其發展也不是隨著政治轉型期的終結而宣告結束。就民主化的動力而言,本研究認為集體行動者應被賦與更重要的角色,而不是將探討面向侷限於政治精英的互動。最後,展望未來的民主鞏固,我們認為民間社會將是下一個階段的關鍵,多元而廣泛的社會力不斷地重新塑造當前民主的圖像。

9. 許紹峰 (2001). 有害廢棄物污染與環境管制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
針對「有害廢棄物污染與環境管制政策」的論述主軸,本研究除歷史地探究戰後台灣有害廢棄物污染問題的形成脈絡之外,並選擇「桃園RCA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事件」為研究個案,探究在該等污染事件發生之後,如何被定義及解決的具體過程,並闡述地方社區民眾的訴求與心聲;最後則是總結前述研究結果,論述研究個案的政策意涵,並針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以及相關的環境管制政策建構提出批判性的思索。
首先,本研究指出有害廢棄物污染此一結構性的問題其實反映了戰後台灣所謂「優良投資環境」的利基之一-相對低廉的環境成本,表現於外便是長期放任與形式化的環境管制。並且,在相關污染事件陸續爆發的1990年代,事態的嚴重性已然超乎政府的能力所及,故而在「私有化」的政策取向之下,政府企圖利用各種「獎勵投資」的策略,例如稅賦減免、放寬 / 簡化土地使用管制、國營事業土地釋出、加強查緝以穩定廢棄物的供給量等措施,藉以扶植民營廢棄物清理業者,並且巧妙地將廢棄物的生產與整體的資本擴大再生產連結了起來。可以預見的是,此一策略或許在短期內可以稍微抑止事業廢棄物流竄的問題,然而卻更進一步地深化了「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棄置」的資本主義運作邏輯,絲毫無助於更積極地從源頭減少污染危害的產生。
其次,透過對「桃園RCA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事件」的考察,本研究指出戰後台灣具有強大相對自主性的政府雖然以各種政策工具創造出所謂「優良的投資環境」,但是彼等所依恃的環境管理體系偏重「事後管制」而無力於「事前預防」,使得鄰近污染場址的社區民眾、農民與勞工成為環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在跨國資本「賺飽就跑」的移動邏輯,並將污染惡果轉嫁予地方社區之下,後者無異是與總體之「發展」脫勾的。繼而,觀諸污染整治之過程可知,該污染事件徹底地被設定為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由於風險詮釋權力的偏差動員,政府與資本藉由特定科學知識的引介與轉譯所啟動的「技術動員」,其實亦代表了特定「利益動員」之實現。換言之,在「權力動員 → 技術動員 → 利益動員」的過程中,與資本再生產攸關的變更開發利益被普遍化、極大化,地方社區民眾所可能遭致的污染危害則是被選擇性地詮釋,甚至於忽視。此一過程除體現出環境風險「在地化」的脈絡,亦隱含著環境污染所肇致的決策權力不平等,因為民眾們失去了直接參與瞭解,並決定攸關其生活之行動方針的權利與能力。而該等污染事件除指涉環境惡物的生產與分配外,更是和勞動安全、民眾健康、性別平等、社區發展、權力分派等關乎社會正義的問題密切相關,是一個「多元不平等」的公共議題,要解決環境污染所肇致的不平等,便不能忽略其他的社會不平等問題。
基於前述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下列政策建議:
一、 在相關污染整治的問題方面:
當污染場址受限於整治技術無法回復至先前狀態,污染行為人亦不須就損害負起賠償責任時,讓受污染土地變更使用應是可以接受的原則,否則土地的閒置將使地方社區再次成為最無辜的犧牲者。不過,為了使環境風險與開發利益能夠得到衡平的考量,整治決策及土地使用變更審議過程中應適度納入民眾參與機制,其意見亦應被尊重與採納,而不是被選擇性地忽略或詮釋,以強化決策之正當性。
二、 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之修正方面:
(一) 管制手段應考量整體工業體系之生產過程,俾積極地從源頭減少 污染危害。
(二) 應以「無過失賠償責任」作為追索污染責任之原則,而溯及既往責任應擴及污染之損害賠償責任,賠償範圍亦應增列自然資源之損害。
(三) 在公害行政救濟上,相關之污染受害賠償法制、污染補助(償)基金及環境損害強制責任保險等制度,應儘速予以研訂。
(四) 在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方面,應在肯認受污染影響之地方社區民眾擁有「充分資訊的權利」、「公開聽證的權利」、「民主參與及社區團結的權利」、「賠償的權利」,以及「污染清除與被破壞環境復原的權利」等公民權的基礎之上進一步予以強化。
(五) 中央政府應適度下放人力、財力與權力,以強化地方政府執行污染防治或整治之能力。
(六) 結合污染整治與土地再利用之原則應以更積極、實質的民眾參與為主導。
三、 在相關環境管制政策之建構方面:
(一)為了打破決策權力不平等所加諸於弱勢者的「環境不正義」,本研究主張政策的制定 / 執行通常是一種主觀的價值選擇,而非如科技決定論者所謂的客觀事實之認定。在一個民主的社會裡,選擇的權力應該保留在民眾的手中,也唯有經由民主的參與才可以促進理性目標的達成。
(二) 在相關污染事件的整治過程中,科技專家的角色應該不再是決策的「仲裁者」或「決定者」,而是各種民眾參與機制的「促進者」;並且,彼等的基於高深的統計數據或模式之論述典範亦應稍作轉化,俾使民眾能夠更清楚地瞭解科學論述的意義,而非反倒成為其參與之障礙。
(三) 正因有害廢棄物污染危機實源自於資本的生產決策(其將污染惡物之處理成本外部化),進而在既有環境管理系統無法控制經濟事務的窘境之下,唯有藉由民眾參與的不斷實踐來尋求「生產的民主化」,讓資本自行擔負起應有的處理責任,才是解決當前困境之道。質言之,民眾參與除了技術層次的探討(如哪些人參與?如何參與?參與程度為何?)之外,更應肯認的是其實質定位與意義(如決策權力的賦予或分享、風險論述之地位平等)。

10. 鄭一青 (2004 7月號). "沒有環保 全盤皆輸-台灣科技代工面臨綠色挑戰." 天下雜誌.

11. 邱花妹 (1998). "地下污染,地上住人?." 天下雜誌 205期.

12. 邱花妹 (2000). "環保問題緊扼科技咽喉." 天下雜誌 第228期.

13. RCA職業災害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e9-WzxqMImwJ:ms2.pcps.tpc.edu.tw/~fjanchen/data/RCA_data.doc+RCA%E8%81%B7%E6%A5%AD%E7%81%BD%E5%AE%B3&hl=zh-TW&gl=tw&ct=clnk&cd=3

討論:
1、相對於主流科學知識的社會建構,常民則經常是視做不具有科學,且難以跨過科學專業門檻的一群人。因此他們的訴求經常被視為不理性的行為,你/妳是否也同意這種說法?
2、在許多類似事件中,你/妳覺得政府和受害者或地方居民在遊說、立法上的力量是否均等?根據文本的說法,你/妳覺得其中民眾的力量來自何處?
3、在本文中,除了關於科學知識上的爭議外,還有哪些問題?
4、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存在著許多類似這樣充滿科學知識、個人自由與選擇權爭議的問題,例如核四廠的興建、管制菸酒、健康食品的使用,或商品標示(如基因食物)等等,你/妳覺得這種爭議是否應該交由政府部門與專業社群討論解決,或是有其他可能性?
第十六週 主題:挑戰科技專業

指定閱讀:
Steven Epistein ,〈愛滋與民主〉,於吳嘉苓, 傅大為, et al., Eds. (2004). 科技渴望性別. 臺北, 群學.

課堂影片:貢寮妳好嗎

影片資料:
1.再生之旅
2.永不妥協
3.羅倫左的油

補充資料:
SARS與台灣社會研討會引言http://tsd.social.ntu.edu.tw/newsletter/newsletter20030625.htm
2. 維基線上百科推動知識民主
http://magazine.sina.com.tw/bnext/128/2006-04-18/ba7633.shtml
3. 月亮的孩子聯誼會
http://www.mmh.org.tw/taitam/soci_offi/soci_offi0903.html
4. 賴青松 (2002). 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30年傳奇. 台北, 遠流出版社.
生活中最日常、最末微的小事,諸如吃飯、買菜、喝飲料、洗衣服…大概
沒幾個人能在這些不起眼的小動作中找到什麼樂子,然而,卻有一群平日
忙著帶小孩做家務的主婦,就是從這些生活小事開始,尋找不斷提高品質
、降低購買價格的可能,於是,他們寧可自己花心力,透早頂著寒風挨家
挨戶送牛乳,寧可跑大老遠,只為尋找傳統純釀醫油的製造商,自願幫鄰
里辦一次又一次的說明會,只為讓大家認同新鮮健康豬肉的好品質。

這些人所為的,不是私人的利潤,更無關乎企業的生存,而是個人對生活
品質提升的不斷追求,而這樣的力量,最後竟影響了地方的政治勢力,
改變政黨壟斷的選舉局面,進而對整個社會消費風氣產生震聾發瞶的作
用,這便是由日本女性組織起來的「生活俱樂部」長時間所累積出來的
驚人力量,而這本書,正是紀錄了這樣一個從無到有,從社區配送329瓶
牛奶的夫婦開始,演變成現今一個緊密連結的合作社組織的過程。

5. Rosenbaum, E. E. (2000). 當醫生變成病人. 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醫生的角色顛倒成病患,他開始從病患的角度審視他再熟悉不過的醫院,開始 意識到醫療體系官僚化、太過規則化導致缺乏溫情、誤診後怕官司,因此醫生間官官相護的問題。

6. Apple, Rima D. (2002)Vitamania: Vitamins in American culture(楊智明、薛桂文譯,健康的騙局:一部以健康、財富、權力寫成的維他命史
面對維他命這條百年不衰的金礦,龐大的商機引發的廝殺競爭也是空前劇
烈的,其中涉及科學的角色、學術與商業的關係、消費者的權益、政府的
角色,到今天,維他命引起的爭論也還未平息,甚至在醫學報導層出不窮
、網路經濟造成的通路革命之時,維他命產業又引發了新的問題。這本極
為有趣而縝密的書回顧了主要是美國社會在過去一百年看待維他命的方
式,其間出現種種爭論,足以讓沒有走過這段歷史的台灣讀者,去思索為
何台灣的維他命如此昂貴,消費者所接收到的到底是「醫學報導」還是
「醫學誤導」。

討論:
1、作者所說知識與專業的政治性是什麼意思?
2、愛滋的社運人士是如何將自己型塑為專家,而能進入醫學知識領域的討論的?
3、你/妳覺得文中提到後來在社運組織內部也出現的專家與非專家的緊張關係是否有可能避免?
4、作者提到科學民主化有哪些可能的隱憂?你/妳覺得是否因此不應該推動科學民主化?
5、在本文中提到病患介入、挑戰專家權威與對知識的壟斷的現象,你/妳是否在台灣見過類似的例子?如果有,你/妳覺得是如何促成的?如果沒有,你/妳覺得是哪些原因?

第十七週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