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從幾個問題切入,討論古漢語語法現象:(一) 先秦漢語的詞類問題,(二) 漢語基本句型,(三) 漢語動補結構的起源和發展,(四) 漢語詞彙的複合化與雙音化,(五) 先秦漢語的體態 (aspect) 和語氣 (mood),(六) 先秦漢語複句中的事理。前面四項是古漢語學界持續關注的問題,其餘兩項是重要但尚未深入討論的問題。我們討論漢語語法歷史的原則是從語言事實出發,參考相關語言學理論,尋求更好的詮釋角度與方法。


二、指定用書(Text Books)

自編講義


三、參考書籍(References)

(一) 詞類
Clark, Eve, and Herbert Clark. 1979. 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 Language 55: 767-811.
Croft, William. 1990. Possible verbs and the structure of events. In Meanings and Prototypes: Studies in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Savas Tsohatzidis (ed.), 48-73. London: Routledge.
Hopper, Paul, and Sandra Thompson. 1980.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 Language 56: 251-299.
Hopper, Paul, and Sandra Thompson. 1984. The discourse basis for lexical categories in universal grammar. Language 60: 703-752.
Liu, Cheng-hui. 1994. Transitivity and verb classification in Pre-Qin Chinese. Sun Yat-sen Journal of Humanities1994.2: 115-139.
Tai, James H-Y. 1984. Verbs and times in Chinese: Vendler’s four categories. In Papers from the Parasession on Lexical Semantics, D. Testen, V. Mishra, and J. Drogo (eds.), 287-296.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李佐豐1983〈先秦漢語的自動詞及其使動用法〉《語言學論叢》10:117-144。
劉承慧2006〈先秦動詞類型及詞性轉化——從Croft “因果鏈” 假設談起〉《語言學論叢》34:76-97。
王克仲1989《古漢語詞類活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張伯江1994〈詞類活用的功能解釋〉《中國語文》1994.5:339-345。

(二) 句型
大西克也2004〈施受同辭芻議——《史記》中的“中性動詞”和“作格動詞”〉,高嶋謙一、蔣紹愚合編《意義與形式——古代漢語語法論文集》,375-394。Lincom Europa。
蔣紹愚2000〈內動、外動和使動〉蔣紹愚《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集》,188-200。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承慧1998〈試論先秦漢語的構句原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1:75-101。
劉承慧1999〈先秦漢語的結構機制〉《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5:565-591。
劉承慧2006〈先秦漢語的受事主語句和被動句〉《語言暨語言學》7.4:825-861。
徐通鏘1998〈自動和使動——漢語語義句法的兩種基本句式及其歷史演變〉,《世界漢語教學》1:11-21。
姚振武1999〈先秦漢語受事主語句系統〉《中國語文》1999.1:43-53。

(三) 動補結構
劉承慧1999〈試論使成式的來源及其成因〉《國學研究》6:349-386。
劉承慧2001〈動補「得」字結構的歷史發展〉《臺大文史哲學報》54:95-134。
劉承慧2002《漢語動補結構歷史發展》,台北:翰蘆圖書公司。
梅祖麟1991〈從漢代“動、殺”、“動、死”來看動補結構的發展〉《語言學論叢》16:112-136。
Hopper, P. and E.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i, J. 1985. 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 word order. In Iconicity in Syntax, J. Haiman (ed.), 49-72. Amsterdam: Benjamins.
Traugott, E. and E. König. 1991.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of grammaticalization revisited.” In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Vol. 2, E. Traugott and B. Heine (eds.), 189-218. Amsterdam: Benjamins.
魏培泉2000〈說中古漢語的使成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4:807-947。

(四) 複合化
陳偉武1989〈論先秦反義複合詞的產生及其偏義現象〉《古漢語研究》2:47-52。
丁邦新1976〈論語、孟子及詩經中並列語成份之間的聲調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7.1:17-52。
董秀芳2002《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郭錫良1994〈先秦漢語構詞法的發展〉高思曼、何樂士編《第一屆國際先秦漢語語法研討會論文集》長沙:岳麓書社。
劉承慧1998〈使成動詞的複合與定型——語料庫在歷史語法研究上的應用實例〉鄒嘉彥等編《漢語計量與計算研究》香港: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所。
劉承慧2002〈試論漢語複合化的起源及其早期發展〉《清華學報》新32:469-493。
劉承慧2003〈古漢語實詞的複合化〉何大安主編《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唐鈺明1986〈金文複音詞簡論——兼論漢語複音化的起源〉《人類學論文選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張博1996〈先秦並列式連用詞序的制約機制〉《語言研究》31:13-26。

(五) 體態和語氣
郭錫良1997〈先秦語氣詞新探〉《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載《古漢語研究》1988創刊號、1989.1)
劉承慧2007〈先秦「矣」的功能及其分化〉《語言暨語言學》8.3:743-765。
劉承慧(待刊)〈先秦「也」、「矣」之辨〉《中國語言學集刊》。
Austin, John. 1975.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2nd E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95. Linguisit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ulleyblank, Edwin. 1994. Aspects of aspect in Classical Chinese, In Paper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re-Qin Chinese Grammar, R. Gassmann and L. He (eds.), 313-363. Changsha: Yuelu Press.
Sweetser, Eve. 1990.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ugott, Elizabeth. 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65: 33-55.

(六) 句中事理
劉承慧2007〈中文書面長句子的造句方式〉第三屆海峽兩岸現代漢語問題研討會,2007年12月8-9日,香港:嶺南大學。
申小龍1988《中國句型文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邢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Martin, J. R., and David Rose. 2003.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London: Continuum.


四、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教師講授與課堂討論並重,以專題為單元依序進行。


五、教學進度(Syllabus)

第1~3週:先秦漢語詞類問題。重點是詞類劃分標準、詞類活用現象、活用的條件、活用的認知語義基礎。
第4~6週:漢語基本句型。重點是動詞類型和基本句型的對應,被動句和受事主語句、古今漢語基本句型的比較、漢語句型在語言類型學上的意義。
第7~9週:動補結構的起源和發展。重點是從連動演變到動補的假設、動補的定義、動補結構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動補創生的機制。
第10~12週:複合化與雙音化。重點是早期複合化現象、複合化與雙音化之間的淵源、複合化對於漢語語法演變的潛在影響。
第13~15週:先秦的體態和語氣。重點是句末助詞「矣」在體態和語氣兩方面的功能、句末助詞「矣」和「也」的辨析、從「語內表達作用」(illocutionary force)詮釋先秦語氣系統的可行性。
第16~18週:先秦複句中的事理聯繫。重點是先秦的事理類型、事理標記的使用條件、特定事理標記的演變假設。


六、成績考核(Evaluation)

隨堂口頭報告40%
期末報告60%


七、可連結之網頁位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