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課程說明:
我們使用語言來作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描述世界、表達情意、下達命令等等,這似乎是平常不過的現象,但是,這些現象似乎可以引發許多關於語言的哲學問題,例如:語詞的意義(meaning)與指涉(reference)到底是如何決定的?我們對語言的理解,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諸如此類的問題,卻不是很容易回答。本課程之主要目的,便是要比較廣泛地介紹語言哲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課題以及相關的爭論。然而,語言哲學的問題往往並不僅限於對語言現象的探討,而是可以關連到形上學、心靈哲學、知識論,乃至於藝術哲學等其他哲學領域的相關問題之探討,因此,如果我們對語言哲學有一定的掌握,則同時也就可以加強我們對一般哲學問題的理解與探索的能力。
本課程屬於人社系的選修課程,但也可以當作進階的通識課程。我們非常歡迎對語言學或哲學有興趣的同學選修這一門課;本課程並不要求選課的同學必須曾經修過哲學或語言學類的課程,但是我們對選課的同學還是有一些預期或要求:(1)具備一般的辨識推理結構與建構論證的能力;(2)對比較抽象的問題具備相當的好奇心以及探索之興趣;(3)具備閱讀英文文獻的能力,或者至少願意花時間在這方面下一點工夫。我們使用的是英語的教材,每週大概要閱讀10-15頁左右的資料。

本課程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部份:(一)關於指涉的理論,此中主要是探討各種關於確定描述詞(definite description)與專名(proper name)之指涉理論及其相關的爭論。(二)介紹多種關於意義的理論,以及它們所可能遇到的困難。(三)關於語用學(pragmatics)與語言行動(speech act)的理論。如果時間容許,我們也可能介紹一些關於隱喻(metaphor)的理論。本課程涵蓋的哲學家包括:Frege、Russell、Wittgenstein、Quine、Davidson、Putnam、Grice、Searle、Kripke等。

二、 指定用書:
William G. Lyca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Routledge 2000.(本書正文共228頁)

三、 參考書籍:
語言哲學的經典文獻不少,但對初入門者,都不是太容易掌握。我們會針對若干的課題,補充一些相關的文獻作為參考資料。對經典著作有興趣的同學,不妨參考: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edited by Peter Ludlow, MIT Press, 1997. 如果想對語言哲學的一般課題作比較深入的認識,不妨參考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edited by Bob Hale and Crispin Wright,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9. 另一本頗值得參考的語言哲學的導論性教科書是:Michael Devitt and Kim Sterelny, Language and Re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2nd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9. 本書的內容並不刻意迴避作者的立場,但仍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四、 教學方式:
教學以演講與討論為主;但我們會定期給學生家庭作業,以考核學生對課程內容理解的程度。學生必須在學期末繳交一篇小型的報告(約4000-5000字),題目最好盡早決定(可以自選,也可以跟老師商量),在學期中或之前跟老師商量報告之撰寫。

五、 教學進度:
我們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對相關的議題及其爭論,逐一講授與討論,務求學生對此中的爭論能有所掌握。

六、 成績考核:
家庭作業40% 期中考20% 期末考20% 學期報告20% (期中考與期末考都是take-home 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