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荀子》為荀況的作品。荀況活躍於戰國晚期,為當時著名的思想家,其對後世的影響,更可從其兩位弟子韓非、李斯身上看出。而且就《史記.儒林傳》的記載,秦漢時期的儒學經典傳授,多與荀況有關,更可見出其重要性。本課程的目的,一方面著重在原典的閱讀與理解,一方面著重在《荀子》思想系統的整體掌握。




二、指定用書(Text Books)

荀況,《荀子集釋》,李滌生注。台北,學生書局。




三、參考書籍(References)

1. 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華正,1988。
2. 梁啟雄,《荀子柬釋》。台北:台灣商務,1983。
3. 牟宗三,〈荀學大略〉。收於氏著,《名家與荀子》。台北:台灣學生,1979。
4.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9。
5.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台灣商務,1992。




四、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本課程每週排三個小時的課程。第一個小時為討論課,由授課教師帶領同學討論閱讀作業的問題。後面兩個小時,則為主題演講,由授課教師演講該週的主題。




五、教學進度(Syllabus)

以下進度,以週次為原則:
1. 課程介紹;思想史中的荀子。
2. 荀子概論。
3. 人性:〈性惡〉。
4. 心知與道:〈解蔽〉。
5. 語言:〈正名〉。
6. 學習:〈勸學〉。
7. 行為:〈修身〉、〈不苟〉。
8. 外在評價:〈榮辱〉。
9. 儒者道術:〈仲尼〉、〈儒效〉。
10. 〈非十二子〉。
11. 世俗之說:〈正論〉、〈非相〉。
12. 人與自然:〈天論〉。
13. 能群之道:〈禮論〉。
14. 和群之道:〈樂論〉。
15. 治國道術一:〈王制〉、〈君道〉、〈臣道〉。
16. 治國道術二:〈致士〉、〈彊國〉、〈王霸〉。
17. 治國道術三:〈富國〉、〈戰國〉、〈議兵〉。[NL]發期末報告的題目,於下週上課前
繳交。
18. 綜合討論;[NL]繳交期末報告。




六、成績考核(Evaluation)

本課程需依進度繳交兩篇心得報告,每一報告各佔20%;期末報告一篇,佔40%;上課參與佔20%。學生作業不得抄襲,凡抄襲經證實者,學期成績一律以零分計;抄襲經證實後,不得與授課教師聯絡,否則送交校方處理。




七、可連結之網頁位址:http://140.114.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