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亞洲 (Monsoon Asia) 最初是一個地理概念。就地理而言,亞洲季風帶包括南亞、東南亞及部分的東亞地區,從日本、韓國,經過臺灣、中國東南部、港澳,到東南亞的菲律賓、泰國、印尼等,一直到南亞的印度、孟加拉,因主要指受季風影響的亞洲地區,故稱為季風亞洲。季風除了影響各地的農作之外,同時也為早期的海洋航行者提供了可靠、可預測的動力,促成季風帶內各地的海洋交通、商務貿易、人口流動與文化交融,進而使亞洲季風帶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早形成一個的「地區體系」。
南亞與東南亞地區自十五世紀(明朝)鄭和下西洋以來,即有華人移居,且形成為數可觀的華僑人口。十六世紀起,隨著歐洲帝國的往外擴張,該區域陸續成為葡萄牙(澳門)、西班牙(菲律賓)、荷蘭(印尼)、法國(中南半島)及英國(印度半島、馬來西亞、緬甸等)的殖民地。十九世紀末,日本亦殖民台灣與朝鮮半島,並於二戰期間短暫佔領東南亞地區。二戰結束後,季風亞洲國家陸續脫離殖民而獨立,卻又因冷戰而深受美國影響。由歷史角度觀之,五百年來季風亞洲各地區的住民、華人移民與西方勢力之間,在文化、經貿、政治、軍事、科技等方面,都有極深刻與複雜的遭遇、互動,以致引發東西文明的碰撞甚至衝突,更形成季風亞洲不同族群與異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
二十世紀晚期開始的全球化趨勢,亦加速了季風亞洲地區的社會流動,衍生更多樣的文明面貌,激發出極富生命力的多元文化內涵。然而,市場力量驅動下的貿易與投資活動,同時也帶來諸多社會與法律問題。值此季風亞洲快速進行經濟分工與整合之際(例如東協10+3、ECFA),區域內之商務、資金、勞動、婚姻、教育等社會流動所產生的當代議題,亟待思考。

本課程將邀請參與人社中心「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計畫之國內外學者,與同學進行跨領域之對話,其主題包括:
(一) 東西文明的接觸、碰撞與衝突(析究十六世紀以降因東西文明遭遇所產生的問題);
(二) 華人及其周邊族群的語言研究;
(三) 區域流動、認同轉變與社會診斷(探索跨國婚姻、外勞問題、人權、民主、教育、華語熱潮等議題,以及華人政治與文化認同的糾結);
(四) 季風亞洲跨文化流動之管理與規範(資金流動、產業分工變化、價值鍊改變、台商產業體系的治理模式及經營策略、ECFA等區域貿易整合之法律議題、經濟效率與多元文化的衝突、移植繼受歐美法制的影響)。
希冀能培養同學在此一領域的基礎認知,進而在相關範疇找到值得從事學術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