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的課程預計分成三部份:
一、將邀請校內外相關學者演講其最新關注的議題,希望能擴展同學的視野,並協助尋找可能的論文題目。

二、將以上海博物館所藏禹之鼎 (1647-c.1714) 所繪的〈張純修像〉冊頁為案例,教導同學如何以e-考據方法進行與眾不同的明清史研究。此冊頁凡十八葉,前兩葉為梅庚所題的「枕藉菁英」四個大字,後接二十九篇名士題跋,最末一葉則是原收藏者冒廣生 (1873-1959) 所撰約六百餘字的考證。本課程將帶領同學辨識此冊頁的題跋與鈐印,並嘗試體會古代士人間交往的過程,進而揭開明清鼎革過程的真實面相。

三、將透過實例帶領同學學習利用e-考據的方法進行具體研究,每位同學必須提出一欲專攻之課題(可以是一篇小論文或碩博士論文之一章),欲修課之同學請事前與本人聯絡(ylhuang@mx.nthu.edu.tw),並告知其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黃一農,2008,〈明末至澳門募葡兵的姜雲龍小考:兼答熊熊先生對「e-考據」的批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62期,頁141-166。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初版及2007年修訂再版。
張一民,〈張純修與納蘭性德交遊考〉,《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7年第4期,頁17-24。
胡藝,〈禹之鼎年譜〉,《朵雲》,第3期(1982),頁206-215。
董寶瑩,〈文采風流張見陽〉,轉引自http://www.he.xinhuanet.com/zfwq/2008-12/26/content_15295117.htm。
劉德鴻,〈淥水亭:溝通文士與朝廷關係的津梁〉,《故宮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3期,頁78-88。
不著撰人,〈題詩墨跡〉,《紅樓夢學刊》,1994年第1期,頁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