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課程大綱【格式】
科號 組別 學分 2 人數限制 40人
上課時間 T34 教室 教育館
科目中文名稱 當代科技爭議
科目英文名稱 Contemporary Technology Debate
任課教師 李敏、李天健
擋修科目 擋修分數


一、課程說明
福島核災再次引發世人對於核電發展的疑慮。事實上,核電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爭議始終不停。人類社會邁入二十一世紀,伴隨著能源問題與氣候變遷問題的迫切壓力,核電發展是當前最引人注目的科技爭議之一。
核電是台灣不能放棄的選項,或是可以逐漸降低而最終可以從台灣島上絕跡?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要不要,而是能不能。我們是否有適當的綠能科技,讓能源供給更多樣?我們是否能夠改善產業結構,降低高耗能產業的用電,從而減少能源需求?我們是否能夠有制度創新,如能源稅,引導積極的節能行為?我們是否能夠改善台電經營,減少備載容量,降低對核電的依賴?
這些問題的答案對台灣未來五十年發展甚鉅,許多人正在努力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本課程將帶領同學一起來探究這些問題的面貌,提出自己的答案。

二、指定用書
雜誌:
台灣不能放棄核能(李敏)/我們還有其他選項(王俊秀)。科學人雜誌112期 ,2011年6月。
為核不能? 科學月刊 2月號/2011 第494期
核四爭議的專家論述-一個以學者專家為主要行動者的核四史,當代雜誌,111期,1995/7/1

書籍:
《核工專家VS. 反核專家》,胡湘玲,前衛出版社 ,1995
《綠色能源科技》,鍾京明,新文京出版社,2011

論文:
綜觀各國能源政策趨勢-探討我國能源科技發展政策,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康馨方著,林博文指導,2010

紀錄片:
《貢寮,你好嗎》/崔愫欣 (內容介紹:反核的在地觀點)
《國境邊陲》/關曉榮 (內容介紹:蘭嶼島上設置核廢料處存廠對當地的影響)

網站資料:
台灣電力公司"電力與生活"電源開發計畫http://www.taipower.com.tw/

三、教學內容與進度
週次 課程內容
第一週 課程導論
第二週 擁抱還是拒絕核電(李敏,台電董事;賴偉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第三週 參訪核二廠、與貢寮居民座談
第四週 核災害與核廢料問題(李敏)
第五週 油電雙漲之後的能源政策(范建得)
第六週 問題釐清(李敏、范建得、賴偉傑)
第七週 小組短講Ⅰ(李敏、范建得、賴偉傑)
第八週 小組短講Ⅱ(李敏、范建得、賴偉傑)
第九週 核電政策公民會議籌備討論(李天健)
第十週 你說,再生能源可以取代核電嗎?(楊日昌,工研院高級顧問;白雪玩,大晶光電副理)
第十一週 核電政策公民會議籌備討論(李天健)
第十二週 核四廠何去何從(李敏,台電董事;林宗堯,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前委員)
第十三週 綠能科技校外參訪(范建得、李天健)
第十四週 探訪國境邊陲的核廢料(夏曼.藍波安,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池國泰,台電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經理;邵耀祖,原子能委員會物料管理局副局長;孫窮理,苦勞網蘭嶼核廢料專題記者)
第十五週 核電政策公民會議籌備討論(李天健)
第十六週 全校核電對談活動(李敏、范建得、賴偉傑)
第十七週 風險社會中的公民科技素養
第十八週 期末考
四、作業設計
1.小組短講與主題報告
每位同學需在第三周實地參訪後,選擇與核電爭議有關的主題,2~3位同學一組,於第七周與第八周進行小組短講,並在接受教師與同學之回饋意見後,繳交主題報告一篇。

2.籌辦全校核電對談活動
所有同學需整合各組短講內容,

3.主題研究計畫(至少3000字)
期末報告須針對自己往後要繼續探究的主題,完成一份研究計畫,為專題課程做準備。

五、成績考核(學生學習成效評估及學習評量之方式與評分標準)
小組短講與主題報告(30%)
籌辦全校核電對談活動(40%)
主題研究計畫(30%)

六、預期成果
(1)了解核電爭議的跨科際面貌
(2)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3)發展跨科際溝通能力
(4)培養公民行動的態度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