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課務必到課。未到者請退選。
本課綱為初步規劃,開學第一週會提供確定版本。
請上課程網站參考相關資源:http://wylin.gec.nthu.edu.tw/

*************************************
社會文化分析
上課時間:週四下午3:20-6:10
教室:教育館211
教師:林文源(教育館308,討論時間:週二與週四,1~3pm,請提前約定)
助教:
課程網站:http://wylin.gec.nthu.edu.tw/
請在第一次上課後三天內完成註冊
一、什麼是社會分析?
「人是社會的動物」,我們身邊的許多現象、活動、組織都跟社會有關。
本課程結合人文社會研究的視野,從幾個根本面向、探討社會文化現象的基本概念與分析方法。這些概念的架
構跟一般介紹人文社會學科的課程不同,這個課程並不是要介紹人文社會學各領域的研究、不是要介紹這些學
科細部理論或概念,本課程希望藉由這些案例的閱讀與討論,協助同學發展分析社會文化現象的能力。
本學期課程將介紹「人」、「文化」、「物質」、「制度」等四大分析方向。就像DIY時的工具箱一樣,本課
程以日常生活的具體現象為材料,藉由按部就班的實作練習、討論與分析,帶領同學由具體案例,練習蒐集材
料、使用概念進行分析。
本課程需要課程參與者高度互動、參與討論。藉由案例討論、實作練習,以及資料蒐集與分析的課程安排與引
導,讓同學由練習深入清大與其周邊的生活世界,發展分析社會文化與自身生活的能力。
二、課程目標:
本課程藉由個人日常生活的問題性出發,配合台灣社會具體現象與研究,並輔以實作活動,系統性地討論社會
學基本分析概念。希望在本課程中,學生可以:
(一)體會個人的生活與社會情境的關連。
(二)理解分析社會現象的基本概念。
(三)學習以多種觀點分析、搜集與分析既有社會文化現象。
(四)由台灣具體社會文化現象,反省當前台灣社會文化的狀態與未來。
三、課程設計與要求:
本課程在課堂進行方式是以閱讀、小組討論、講解與小組報告、影片觀賞與討論等方式進行,課後時間則以助
教協助帶小組準備課堂報告討論,並會在教學網站闢有討論區,各組請討論每週閱讀資料與問題。
(一)課前閱讀:每週列有指定閱讀材料,同學需事先閱讀,並準備在每次課程前列出問題,針對課堂小組報
告提出並討論。
(二)背景講授:教師講解閱讀文本的相關概念與現象,並補充背景資料。
(三)課堂小組討論:每週課程均討論時間,針對閱讀材料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必要時提供相關影片片段,指
引討論。實施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助教會從旁協助。之後,由課堂成員、助教、教師進行相關考核。
(四)小組報告:將同學分組,小組需要進行課堂報告。報告內容以該週閱讀文本文為基礎,加上輔助的文字
及影像材料、台灣社會文化相關現象、生活經驗,或進行訪談蒐集。報告必須摘要報告要分析的現象、以該單
元所學習的概念進行分析,並提出問題提供討論。報告完成後,其它每一組至少需提出一個問題,由助教篩選
有趣的提問,報告同學需要回答。課堂其它組別則依報告狀況與回答狀況給分。討論過程與報告結果都列為成
績計算範圍。報告時間以三十分鐘為限,問答時間為十分鐘。
(六)評量:本課程除了希望各位能學習到社會文化分析的知識內容與思考方法,更希望各位能嘗試練習將此
思考方式藉由課堂活動與課程參與具體為溝通與討論的習慣與態度,因此,評量成績為考試與日常分數並重。
成績分配 考核成績(55%) 平時成績(45%)
期中觀察25% 期末報告30% 課堂報告25% 討論20%
其它小組評分10% 助教
5% 教師10% 課堂討論10% 預習問題10%


四、課程概念與實作地圖:
(一)課程概念架


(二)實作活動分析架構

五、課堂活動:
為協助同學練習使用概念工具,本課程將以下課堂活動,帶領同學具體分析各組所選取的具體案例。
一、自我介紹與分組
二、描繪「我」的生活世界。
三、結構化之社會與世界體系。「社群關係圖」
四、符號與社群
五、可見與不可見的行動者。「行動者觀點表」
六、社會分析的社會
七、描繪生活世界。「生活地圖」
八、再現與實在中的權力。「制度關係圖」
九、面對社會爭議的行動策略
六、每週進度:
第一週 2/18 主題:介紹本課程
課堂活動:自我介紹與分組
討論:
1、最近在你生活中發生的,最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2、最近發生在社會上,最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3、「社會」,到底包含哪些東西?「我」的生活,到底包含哪些東西?
4、分組。
作業:下週上課,每個人請帶一份關於妳所處的社會、生活、文化。。。的相關「文件」(報導、文學、物
品。。。。)
第一單元 關於「人」的分析
第二週 2/25 主題:分析個人與社會的方法
指定閱讀:請google「Do You Recognize These 10 Mental Blocks to Creative
Thinking?」
或中文編譯: 「十種會毀掉你「Thinking」的「箱子」
課堂活動:描繪生活世界:別人與「我」的生活世界
討論:
1、你的生活跟其他人的生活是怎麼相關連起來的?記錄你一天的活動,然後劃成一個圖,標出你面對面遇見
哪些人、哪些組織。然後,在從這些人跟組織上,標出跟你間接發生互動的人跟組織。再想一想,如果是一個
月、一年,或是你從小到大的這十幾、二十年呢?
2、你覺得你有哪幾種身份,你覺得在這些身份中,你是誰?
3、你自己屬於哪些團體?這些團體對你的要求是什麼?團體的要求以哪種形式影響你?如果沒有達到這些要
求,可能會有什麼後果?
第三週 3/4 主題:認同、異己與社群
指定閱讀:
趙彥寧,2008,〈親密關係做為反思國族主義的場域:老榮民的兩岸婚姻衝突〉。《台灣社會學》16:97-
148。
課堂活動:結構化之社會與世界體系,定位人我。「社群關係圖」
討論:
1、你覺得你所屬的身份或團體,與哪些不同身份或團體的區別是最重要的?為什麼?
2、你有沒有出過國的經驗,或居住在你不熟悉的語言、生活習慣的環境裡,這些經驗有沒有對你造成震撼?
有的話,是哪方面?
3、請用寫下以下幾個詞中,你立即想到的人的性別、膚色、國籍:「外國人」、「外勞」、「外籍旅客」、
「外傭」、「外籍配偶」、「外籍新娘」。如果你描繪出的「人」不盡相同,想一下,為何會這樣?
4. google種族中心主義或ethnocentrism曾經為人類帶來哪些問題。
第四週3/11 主題:動員社群
指定閱讀:
李丁讚、林文源,2003,〈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57-
119。
討論:
1、你有參加過社會運動或社會動員的活動嗎?你能否指這出這些團體各自內部的共享「相互理解」的價值或
連帶是哪些方面?比較一下,各團體之間有何不同?
2、由一般較鬆散的社群互動,到成功動員,甚至成為正式組織,你覺得其中社群組織關係的轉變哪方面差異
最大,為什麼?你能用具體例子說明這種過程嗎?
3、社群的共識是可以被加強、也有可能會減弱的。請想一個類似本文討論的社會動員的社群例子,說明這種
變化過程。
第二單元 關於「文化」的分析
第五週3/18 主題:符號分析與消費社會
指定閱讀:
嚴長壽,《我所看見的未來》,天下文化。選讀。
課堂活動:符號與社群
討論:
1、各種社會行動者常被賦予不同符號與論述,請找一下與妳所屬的某個社群相關的論述或符號。
2、檢查一下你身邊的事物,你覺得哪些東西透露出特定的形象?這有哪種符號或文化意涵嗎?
3、各種不同的觀光與消費中,你喜歡哪類型的觀光與旅遊?而你覺得做哪些事,或哪些形象算是有品味?
4、符號、文化與觀光的關係是什麼?
第六週3/25 主題:社會論述與公共領域
指定閱讀:
顧爾德,2010,〈當媒體走出黨國巨靈的爪掌〉,於吳介民, 范雲, 與顧爾德編《秩序繽紛的年代》 台北:
左岸出版社.
討論:
1.你是否曾經擔任遊說,或是召集人的工作?你要如何說服人家一起工作?你是採取文中的冷或熱、說理或
是博感情的方式,哪種有效?為什麼?
2.你是否曾經注意過報章媒體的討論方向不一致的問題?去找一個社會爭議事件,然後比較各家媒體(電
視、報紙)的討論方向。
3.關於清華的社會論述有哪些?請舉例,並想一想這些論述的效果是什麼?
4.去看一下這些新聞網站,比較一下跟你常看的媒體有何差異
=國際新聞=
BBC中文網   www.bbc.co.uk/zhongwen/trad/
NYtimes中文網 cn.nytimes.com/zh-hk/
俄羅斯新聞網  big5.rusnews.cn/
請自己搜尋其它非洲、中南美洲、中東、南亞、東亞觀點的新聞
=台灣新聞=
苦勞網     www.coolloud.org.tw/
上下游新聞市集 www.newsmarket.com.tw/
Peopo公民新聞 www.peopo.org/
第七週4/1主題:調查與分析方法
*本週上課請準時到,第一個小時要先做校園觀察。
指定閱讀:
請上教學網站http://wylin.gec.nthu.edu.tw/index.php/method看「探索卡」。每人各由四類方法
中,各選取一種方法,想一想,要如何由這些方法進行觀察與分析。
活動:
(一) 各組選定校園一種群體
(二) 進行第八週所列方向之觀察
(三) 回到教室後,進行彙整與討論
第八週4/8主題:分析練習
課堂活動: 請各組運用「社群關係圖」、「行動者觀點表」、「生活世界地圖」、「制度關係圖」進入新竹
田野集體蒐集資料。
觀察方向:
(一)生活世界:請觀察與訪查這個群體所處的活動範圍,標示出其中重要的地點,找出這些物理空間的社會
意義。其中是否有哪些模糊的地方?
(二)社群關係:有哪些群體與這個群體的生活相關?這個群體內部又有哪些劃分方式?請找出來,並試圖瞭
解他們的社會關係。請討論這種區分或關係,如何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或活動。
(三)符號、論述與觀點:這個社群有什麼特殊符號象徵,或是文化?在社會關係與權力關係的牽扯下,會使
社群對所處的環境的人、事、物有特定想法,請以與此社群相關的某事件、某社群、某制度變動,或某資源劃
分的變化為例,列出這個社群(各次級團體成員)與其它社群的不同觀點。
(四)物的分配與流動:除了社群與文化關係,社會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物,深深影響社群的生活與變化。請將
與你所調查的社群相關(對內與對外)的物質關係(科技物、生態物,或經濟物皆可)找出來,並描述與這個
社群相關的這些物,在此社群與其它社群間的分佈或移動過程。
第九週4/15 主題:文化的物質化與自然化
指定閱讀:
吳嘉苓,2002,〈台灣的新生殖科技與性別政治,1950-2000〉,《臺灣社會研究》,頁1-67。
課堂活動:可見與不可見的相關行動者。「行動者觀點表」
討論:
1、依照本章討論,想一下,你身邊的現象哪些是「自然現象」,哪些是「文化現象」,哪些是混雜的?
2、想一下現在我們生活的社會,有哪些事是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但在其他時代或社會並不見得如此。面對
這些模糊或變動過程,你是否會覺得耳目一新?為什麼?
3、如果依作者所言,自然並不那麼自然,而文化也不比自然不自然,那你覺得科學「發現」的事實,是文化
現象還是自然現象?
第三單元 關於「物」的分析
第十週4/22 主題:物的政治性:技術物
指定閱讀:
Nick Bilton,2011,《數位移民的告白》。行人文化實驗室。選讀。
課堂活動:社會分析的社會
討論:
1、網路時代已經進入Web2.0,即將成為3.0,你認為這些改變對社會的影響是什麼?
2、你的網上自我(on-line self)、社會自我(social self),與內在自我(inner self)有何差
別?或是相當一致?你在何時可以體會期中的差異?
3、虛擬設群的劃界方式與現實世界有何異同?請從各方面思考。比較你與其它朋友的facebook內容有何異
同?哪些因素來自何會如此?這些不同訊息所呈現的社會有何差異?
4. 想一想,不同科技物(建築科技、交通工具、傳播工具)如何中介不同社會?
第十一週4/29主題:物質環境與社會:生態物
指定閱讀:
吳音寧,2010,〈從農村到都市,再到農村〉,於吳介民, 范雲, 與顧爾德編《秩序繽紛的年代》 台北:
左岸出版社.
課堂活動:描繪生活世界。「生活地圖」
討論:
1.農村與你的關係是什麼?瞭解一下你的每天食物來源。
2.請去看看台灣農村陣線(http://www.todei.org/)的網頁,如果其中的事件你前所未聞,或者有不同
思考角度,請想一想,為何會如此。
3.請比較一下英國從十五世紀開始到工業革命時,越演越烈的圈地運動,與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新圈地運
動」(園區徵地)的時空背景、社會條件,與社會反映的差異。
第十二週 5/6期中觀察與分析
第十三週 5/13期中討論與案例分享
第十四週5/20主題:社會文化的地景:經濟物
指定閱讀:
夏傳位,2010,《塑膠鴉片》,群學出版。第六章,企業的M型策略。
討論:
1本文的企業活動不將社會成本的外部性納入考量。想一想,台灣過去社會發展是仰賴哪些面向的「外部性」
達成的?請想一下忽略這些外部性造成的問題有哪些?
2. 我們用的東西,藉由經濟交易或產業鍊,將我們與遠地的不可見他人連結起來。練請用各種身邊之
「物」,拓展你所不可見的生活世界,看看妳的日常生活與哪些地域的人們的命運相連?
3.想一想,找一找目前有哪些方法可以減緩這種不自覺地經由經濟物壓迫他人的結果?
第四單元 關於「制度」的分析
第十五週5/27主題:改變體制
指定閱讀:
夏曉鵑,2010,〈新移民運動:慢一點,比較快〉,於吳介民, 范雲, 與顧爾德編《秩序繽紛的年代》 台
北: 左岸出版社.
課堂活動:面對壓迫、社會爭議的行動策略。
討論:
1.面對社會弱勢族群遭受不公義對待,或是你見到不平等現象時,你會採取何種策略?代言、代理、草根培
力?為什麼?
2. 文本最末為何會對於運動團體跨國串連,往往落入代國家進行國民外交有所疑慮?這種疑慮的重點是什
麼?
3.請找一些社會運動的案例,比較一下這些行動者的策略差異有何不同?對於運動成果有何影響?
第十六週6/3主題:客座演講與討論
演講者:待定
指定閱讀:
主題:
指定閱讀:
課堂活動: 請各組運用「社群關係圖」、「行動者觀點表」、「生活世界地圖」、「制度關係圖」分析影片
或閱讀材料,並討論其中的問題點為何,以及如何解決相關困境。
第十七週6/10 期末報告主題發表
指定閱讀:小組提供的報告主題、大綱、既有資料、相關問題。
討論:請同學針對材料準備問題與提供意見。
期末報告基本格式:
一、研究問題/爭議
二、相關面向
三、核心主軸
四、田野與研究資料
五、討論
六、結論
七、小組分工與個人心得
本週報告內容
一、研究問題/爭議
二、相關面向
三、核心主軸
四、目前田野與所蒐集之研究資料
五、問題與未來方向

第十八週 主題:客座演講與討論
演講者:待定
主題:
指定閱讀:
課堂活動: 請各組運用「社群關係圖」、「行動者觀點表」、「生活世界地圖」、「制度關係圖」分析影片
或閱讀材料,並討論其中的問題點為何,以及如何解決相關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