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103學年(上)課程大綱
科 號 組別 學分 3 人數限制 70
科目中文名稱 知識與實在 教室
科目英文名稱 Knowledge and Reality
任 課 教 師 趙之振
上 課 時 間 週二10:10-13:00

(一)課程說明: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對實在界(reality)以及知識(knowledge)有各式各樣的看法;而哲學中的形上學與知識論,對與這些看法相關的一些根本的議題,尤其有深刻的批判反省。本課程之目的,便是要介紹形上學與知識論中的一些經典的觀念與論題。藉著這些觀念之流變與釐清,以及這些論題之辯證發展,我們可以一窺人類思想探索的歷程;另一方面,透過對相關文獻的研讀與討論,我們也可以培養一己對根源問題的敏感度與批判思考的能力。
本課程預計涵蓋的內容有8個單元如下:
一、知識(knowledge)與證成(justification)
1. 知識與意見之差別
2. 傳統對「知識」的分析
3. 葛逖爾(Gettier)的難題
4. 對葛逖爾難題的回應
5. 證成的無限後退(infinite regress)的問題
6. 對無限後退問題之回應:基礎論(foundationalism)與融貫論(coherentism)
二、哲學懷疑論(philosophical skepticism)
1. 古代的懷疑論與近代的懷疑論
2. 依懷疑的對象有所不同而有不同的懷疑論:外在世界、其他的心靈等
3. 關於外在世界的懷疑論之背景:笛卡兒(Descartes)
4. 懷疑論的論證
5. 對懷疑論的論證之回應
三、先驗知識(a priori knowledge)
1. 先驗/後驗(a posteriori)、必然性(necessity)/適然性(contingency)、分析性(analyticity)/綜合性(syntheticity)之區分
2. 「先驗知識」之定義以及其各種例子(邏輯方面、數學方面、語意方面)
3. 對先驗知識之解釋:經驗主義(empiricism)與理性主義(rationalism)
4. 對先驗知識之懷疑
四、世界有甚麼存在?
1. 對「世界」(the World)、「存在」兩詞以及上述問題的說明
2. 個體(individual):基底理論(substratum theory)與叢束理論(bundle theory)
3. 共相(universal):實在論(realism)與唯名論(nominalism)
4. 必然的存有物:有關上帝存在的存有論證(ontological argument)與宇宙論論證(cosmological argument)
5. 性質(property)、限定(modification)、事實(fact)、事態(state of affair)、事件(event)、狀態(state)、材質(stuff)、命題(proposition)
五、理性存有者(rational being)
1. 思想(thinking)與感覺(sensation)之對比
2. 人是否只是一結構功能很複雜的電腦/動物?電腦/動物是否會思考?(在怎樣的條件之下,我們願意說電腦/動物會思考?)
3. 在何種意義下,某一個人與十年前的他/她是同一個人?
六、因果關係
1. 因果(causality)與因果解釋(causal explanation)
2. 因果關係成立之條件
3. 休姆(Hume)對因果之懷疑以及康德(Kant)之回應
七、自由意志(free will)與決定論(determinism)
1. 決定論與宿命論的差別
2. 「自由」釋義
3. 自由意志與決定論是否不相容?
八、意義(meaning)與真理(truth)
1. 「真」與「意義」兩詞的各種意思
2. 說謊者的詭論(Liar Paradox)
3. 有關真理的一些說法:塔斯基(Tarski)、符應說(correspondence theory)、知識論進路的說法
4. 真值(truth value)與真值條件(truth condition)
5. 意義與真值條件之關係
6. 意義、詮釋與外在世界的關係
7. 是否有客觀的真理存在?

(二)指定用書:
本課程並無教科書,但在文獻之研讀方面,資料來源為:Western Philosophy: An Anthology, edited by John Cottingham,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7. (WP),也會取材於一些哲學百科全書的條目。(如果時間容許,我們可能會稍為涉及一些東方哲學的相關文獻)

(三)參考書籍:
與本課程課題相關的參考書甚多,我們將視情形於課堂上提供名單。

(四)教學方式:
在課堂上以演講與討論為主。教師將於課堂上講解相關的議題,學生參與討論。課業方面,學生需閱讀相關的文獻,大約隔週有約15-20分鐘的課堂測驗,大抵是簡單的題目,主要都是有關先前講課的內容;此外還有四次的家庭作業,主要是問答題,學生須按時繳交。本課程有期中考與期末考。無論是課堂測驗、家庭作業、期中考或期末考,都是以對教材內容之理解、分析與批判反省為主,不以背誦為要務。

(五)教學進度:
以每兩週以完成一個單元為原則,但實際情形,將依教學的互動與學生之理解進度來調整。我們寧願放慢速度,務求讓學生對相關的義理與論證有相當掌握。

(六)成績考核:
課堂測驗 30% 家庭作業20% 期中考25% 期末考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