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規劃在暑假期間與國內其他大學之同學一起上課,但是因為能夠選讀的同學名額有限,
所以必須要先報名,並且得到主辦單位之錄取後方得參加。因此選課之同學需先跟授課老師聯
繫。雖然目前還沒有正式公佈上課時間,但是根據過往的慣例,第一梯次會是在七月的上旬,
第二梯次會是在七月的下旬舉行。我們通常會以第一梯次集中上課較合適,如果有特殊需求,
則安排在第二梯次上課。
本課程主要是希望讓同學可以了解分類學的基本概念,以及從事野外工作的相關技巧,同時有
實作的經驗。因此,將會有相關的講授課程,野外實習,同時做相關的分類學實作工作。參加
暑假密集課程之前,需要先就課程提供之講義做事先預習,了解分類學的基本原理,以及野外
技術的基本觀念。在密集的野外課程結束後,再由授課教師給予補充訓練和討論,以加強在學
術理論和實務之間的密切結合與應用能力。
田野課程的活動目的,藉實地觀察與操作,使學生對亞熱帶地區之特徵、氣候形態、動植物
相、亞熱帶生物多樣性,並對於生態之調查及分析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同時透過小組規劃小型
研究計畫,在蓮華池當地進行操作與分析,並在課程最後一天進行口頭報告,以達學以致用並
從中瞭解田野調查所可能面臨的困難以及獲得寶貴之經驗。
課程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東海大學、清華大學、彰化師範大學、靜宜大學、
中興大學合作辦理,師資相當完整,除了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李文雄院士
(亦為清大生科院兼任講座教授)、中興大學楊正澤老師、劉思謙老師,清華大學曾晴賢老
師,彰化師範大學王瑋龍老師、林宗岐老師,靜宜大學謝森和老師、顏瓊芬老師以及東海大學
關永才老師、卓逸民老師共同指導之外,亦邀請林務局林業試驗所邱志明組長、許瑞原主任、
張勵婉研究員等為學生授課,使學生更了解林業經營及森林永久動態樣區之重要性。藉由老師
們教導、帶領學生熟悉研究方法並以嚴謹的實驗步驟進行小組研究。
  田野技術課程前五天為室外及室內的課程,其中包括林試所研究人員介紹蓮華池研究中心
的環境,以及至目前為止所進行過的研究和結果,讓學員們對於蓮華池有更深的認識。以及各
式研究的方法,例如水域調查、樹冠層無脊椎動物的調查、永久樣區調查、兩棲爬行動物調查
及統計分析方法等,讓學生在進行研究的同時也能知道各式各樣的生態研究採集調查方法,進
而對研究加以調整及改進。
  後五天則為小組研究時間,各組學生利用這段期間,進行資訊整理、數據收集及統計分
析,例如:利用時間製作器材,以及實驗器材的設置或是野外調查收集資料。並且藉由老師們
輪流駐站,學生們可以與老師討論及解答各項研究的問題。這樣五天的密集訓練將可以讓學生
們體驗研究藉由發現問題、提出假說、實驗設計、實驗進行、確認假說的過程,也就是學會科
學研究的精隨。
  學生們於田野技術課程最後一天進行口頭報告,讓學生將所整理的資料及數據製作成簡
報,完整的敘述野外觀察所發現的問題,接著如何藉由實驗設計解答所發現的疑問,利用各項
統計方法得到更完整的證據以增加論證,將小組研究成果與所有師生分享。報告最後則由各個
老師及學生提出問題及建議,從中獲得完整的幫助,並且為了鼓勵學生之研究,亦提供獎助金
給予表現優異之組別。以完整的科學研究訓練,達到田野技術課程的目的。
成績將以上課狀況(40%)和實習結果(60%)評定之。
上課講義將以電子檔提供給同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