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說明:本課程以劇作家為主軸,配合戲劇史與話劇藝術發展進程,研讀1949年以後迄今的
中國大陸戲劇作品。課程盡量選擇不同類型的劇作家、不同風格及不同主題意識的作品,讓學生了
解戲劇文學形式的演變與多樣性,學習欣賞與理解戲劇作品的方法,進而反思社會脈動與戲劇文學
創作和演出的互動。

二、指定用書:課程涉及的劇本,以及教師自編講義。

三、參考書籍:
1. 田本相,《中國話劇藝術通史》(3冊),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2. 傅謹,《20世紀中國戲劇史》(下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3. 葉志良,《20世紀末中國戲劇思潮流變與詮釋》,台北秀威資訊,2015年。
4. 劉彥君,《中國話劇現場2001-2012》,北京學苑出版社,2013年。

四、教學方式:上課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劇本家介紹與劇本研讀為主,戲劇史發展脈絡與話劇藝術
知識為輔。由於課程時間限制,原則上不會特別著重在課堂上欣賞相關作品呈現的錄影片段,而較
偏重學習不同時期戲劇作品的文學特點與價值。

五、教學進度:
主要研讀以下作品,原則上一到兩週讀一個劇本,並視實際教學進度予以調整。
第1週:課程介紹—舞台上的「新中國」
第2週:京城一味老字號—老舍《茶館》(1955)
第3週:解放區的天—曹禺《明朗的天》(1956)
第4週:科幻未來大躍進—田漢《十三陵水庫暢想曲》(1958)
第5週:「蔡文姬就是我!」—郭沫若《蔡文姬》(1959)
第6週:八億人看八齣英雄—集體創作《智取威虎山》(1968)
第7週:拼爹靠爸大騙局—沙葉新等《假如我是真的》(1979)
第8週:課堂演講—中國當代戲劇現場
第9週:期中考試
第10週:小劇場運動的發端—高行健《絕對信號》(1982)、《車站》(1983)
第11週:失落的一代—王培公《WM(我們)》(1985)
第12週:誰還有那麼多美國時間—過士行《鳥人》(1991)
第13週:中國流行好聲音—廖一梅、孟京輝《戀愛的犀牛》(1999)
第14週:響璫璫一粒銅豌豆—田沁鑫《狂飆》(2001)
第15週:黃土地上的史詩—孟冰改編《白鹿原》(2006)
第16週:大學不是請客吃飯—溫方伊《蔣公的面子》(2012)
第17週:以人民的名義—喻榮軍《烏合之眾》(2015)
第18週:期末考試

六、成績考核:
課程出席及參與:15%
作業:15%
期中考試:30%
期末考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