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說明:本課程介紹二十世紀以降的主要理論流派,如符號學、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
女性主義、殖民論述等,藉由研讀不同的理論,進而學習如何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文本。

二、指定用書:教師自編講義。

三、參考書籍:
1. 拉曼.塞爾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魯克(Raman Selden, Peter Widdowson, and
Peter Brooker)著,林志忠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fifth edition)。第四版。台北:巨流出版社,2005
年。(本書另有劉象愚譯第五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2. 安托萬.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理論的幽靈:文學與常識》(Le Démon
de la théorie : littérature et sens commun),吳泓緲、汪捷宇譯,南京大學出版
社,2017年。
3. 泰瑞.伊果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4.閻嘉編,《文學理論讀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5. 保羅.H.弗萊(Paul H. Fry)著,呂黎譯,《耶魯大學公開課:文學理論》(Open
Yale Courses: Theory of Literature),北京聯合出版,2017年。
6. 朱利安.沃爾弗雷斯(Julian Wolfreys),《21世紀批評述介》(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th Century),張瓊、張沖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7. 楊凱麟,《書寫與影像:法國思想,在地實踐》,台北聯經出版,2015年。
8. Jacques Vassevière et Nadine Toursel, Littérature : 150 textes théoriques
et critiques, 4e éd., Paris, Armand Colin, 2015.

四、教學方式:本課程以教師講授為主,每週介紹一種重要的當代文學理論流派及其相關論述。
為了幫助同學們瞭解理論的使用,上課時也會適時挑選文學作品片段作為理論分析的材料。

五、教學進度:
第1週:課程介紹—什麼是文學?為什麼是文學理論?
【課前閱讀作品:勞倫.比內(Laurent Binet)著,許雅雯譯,《誰殺了羅蘭巴特?解碼關
鍵字:語言的第七種功能》(La septième fonction du langage : qui a tué Roland
Barthes ?),台北野人文化出版,2017年。】

第一單元:文本與結構
第2週:新批評、俄羅斯形式主義
第3週:符號學與結構主義
第4週:敘述與風格
第5週:解構主義

第二單元:作者、讀者與作品接受
第6週:意圖與闡釋
第7週:讀者導向
第8週:文學史、知識考掘與經典批判

第9週:期中考試

第三單元:身分、認同與社會語境
第10週:後現代論述
第11週:後殖民與離散
第12週:精神分析
第13週:性別、權力與身體展演

第四單元:批評空間的拓展
第14週:文學生產及其場域
第15週:生態批評、幽靈批評
第16週:翻譯、改編與重寫

第17週:結論—文學理論的終結?

第18週:期末考試

六、成績考核:
課程出席及參與:15%
作業:15%
期中考試:30%
期末考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