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本課程指在達成下列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瞭解教育行政的意義、內容與我國教育行政的特色與限制。
2.熟悉教育行政的重要理論、制度、政策、法令與實務。
(二)情意目標:
1.瞭解教育行政對學校教育的助力與阻力,並能省思反教育的教育行政現象。
2.進行實地訪談,了解當前教育行政主要問題暨其對策,並能對相關教育政策提出價值批判。
(三)技能目標:
1.學會教育行政管理研究的相關技巧,並能知道如何用於教育行政上。
2.運用教育行政理論來分析學校的運作,並能運用系統理論的觀點來分析教育政策。
(四)總目標:能進行教育行政之專業對話、訪談研究或行動研究,實踐教育行政的理念,深入

解教育行政之主要問題暨其對策。


●課程內容
一、教育行政導論
二、教育行政理論發展
三、教育行政計畫
四、教育行政決定
五、教育行政組織
六、教育行政溝通
七、教育行政領導
八、教育行政激勵
九、教育行政權力
十、教育組織危機與衝突管理
十一、教育行政視導
十二、教育行政組織創新管理
十三、教育行政評鑑
十四、行政程序與實質正義
十五、教育行政人員與倫理
十六、我國教育行政制度與政策
十七、各國教育行政制度
十八、教育行政的趨勢與展望
●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一、理論講述與討論(40%)
(說明:採用多種教學模式,加強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之能力,老師將先進行各章基本概念講述
一節課以建立基本概念,其他形式包括:講授與討論、分組研討、適度議題表演、參觀心得報告
等。)
二、小組報告(50%)
(說明: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教科書章節,探討相關議題,並提出書面報告。在課堂上做50分鐘的
口頭報告及回應各桌同學之提問回應)
三、合作學習筆記實作:(10%)(說明:上課後各組輪流針對學校行政議題,撰寫學校行政相關共
同筆記。)
●成績考核(Evaluation)
一、紙筆評量(30%):期中考及期末考,基本學校行政概念之了解及延伸。
二、表現評量(50%)
(一) 期中分組口頭報告(40%):以2-3人一組為原則,就所選擇的研究主軸或問題進行報告
(包括核心概念導讀、亦可補充最近一年出版之學校行政相關資料、最佳方式能提出2-3個討論問
題與同學分享)。請於報告前一週將報告大綱或內容email給老師。
(二)期中分組回應報告(10%):報告完接受各桌同學提問後統問統答之回應與分析。
三、上課參與(20%):(出勤狀況、學習態度、課前預習暨上課討論情形:按照授課進度閱讀相關
文獻,參與課堂討論。 )
四、其他(10%):(可以多元、適性、同儕評量與主動提出問題、省思性及進行最適當結論之能
力。)
五、共同筆記實作: (加分)(說明:針對每次上課後針對教育行政議題,撰寫教育行政相關共同
筆記。)

◎本教學綱要,由師生共同討論修正後定案。
●參考書籍(References) (上課時提供完整之參考書目 )
秦夢群(2019)。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台北市:五南。
謝文全 (2012)。教育行政。(第四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志成(2003)。批判省思、專業對話的理念與做法。學校行政,28,3-14。
林志成(2004)。校長卓越領導之行動智慧。學校行政,33,10-20。
林志成(2011)。課程發展與課程領導的行動智慧。教育資料與研究,102,175-202。
林志成(2016a)。行動智慧的導向教學創新。臺灣教育,698,2-10。
林志成(2016b)。學校行政專業的困境與突破。學校行政,102,19-28。
林志成、葉于正(2018)。行動智慧對未來教育發展的啟示。學校行政,113,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