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包括漢語語音演變及漢字演變兩部分。
在漢語語音演變方面,主要討論現代漢語的語音特徵、音節結構、漢語語音的在地化標準化及語音演變。
另外,還將介紹台灣閩南語語音及各方音的接觸演變、新興音變。
在漢字演變方面,本課程探究閩南語的文字化,將運用出土古文字材料,結合相關理論,說明漢字的性質、起
源,及其由古至今形、音、義的演變,探討漢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本課程還將討論傳統字及簡化字的優缺
點,考慮當前國際間漢字使用的實際情況,除注音符號及傳統漢字外,本課程也將介紹漢語拼音的拼寫規則及簡
化字的簡化規則。
本課程為兼具理論與實務的課程,希望學生習得漢語語音與字形演變方面的專業知識,並能將此專業知識應用於
於語文教學及對外華語教學
學。
● 指定用書(Text Books)
教師自編講義
● 參考書籍(References)
(一)漢語語音類:
1.何大安:《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
2.謝國平:《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
3.羅肇錦:《國語學》(台北:五南)
4.洪惟仁: 《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
5.洪惟仁: 《台灣語言地圖集》(台北:前衛)
6.周荐 董琨主編: 《海峽兩岸語言與語言生活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
(二)漢字類:
1.古文字學: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台北:萬卷樓)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大)
劉翔、陳抗、陳初生、董琨編著:《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
高明:《古文字類編》(北京:中華)
王宇信、楊升南主编:《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科文獻)
王輝:《商周金文》(北京:文物)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敎育) 漢字教學:
2.文字學: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
陳夢家:《中國文字學》(北京:中華)
林尹:《文字學概說》(台北:正中)
龍宇純:《中國文字學》(台北:學生)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
許錟輝:《文字學簡編──基礎篇》(台北:萬卷樓)
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台北:學海)
邱德修:《文字學新撢》(台北:五南) 說文:
3.說文解字: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台北:鼎文)
蔡信發:《說文答問》(台北:萬卷樓)
李國英:《說文類釋》(台北:書銘)
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北京:作家)
季旭昇:《說文新證》(台北:藝文)
4.漢字教學:
黃沛榮:《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樂學)
周健:《漢字教學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大學)
胡文華:《漢字與對外漢字教學研究》(上海:學林)
孫德金:《對外漢字教學研究》(北京:商務)
葉德明:《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台北:師大書苑)
鄭昭明:《華語文的教與學:理論與應用》(台北:正中)
許嘉璐、陳章太:《語言文字學及其應用研究》(廣州:廣東教育)
賈國均:《字理識字教學法》(北京:中國輕工業)
胡雲鳳:《形聲字研究與教學》(台北:萬卷樓)
張勝昔:《漢字簡轉繁的理論和實踐》(台北:文鶴)
● 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一)本課程以教師講授為主,與同學互動討論為輔,同學每人有一至三次的單篇論文報告。
(二)每位同學期末皆要上台報告,並與其他同學互動討論,最後再由教師講評總結。
(三)此外,將視情況安排適合的專家演講。
● 教學進度(Syllabus)
第一週 課程介紹
第二週 華語語音學:聲、韻、調及連音變化
第三週 華語音韻學:音位及音節結構
第四週 華語的語音變化
第五週 台灣的華語、北京話及普通話
第六週 台灣華語語音的特徵及華語語音之標準
第七週 台灣閩南語語音的接觸及演變
第八週 閩南語的文字及標準化
第九週 漢字網路資源
第十週 漢字的基礎知識
第十一週 漢字的演變(一)商代到春秋
第十二週 漢字的演變(二)戰國到秦漢
第十三週 漢字演變與漢字教學(一)
第十四週 漢字演變與漢字教學(二)
第十五週 簡化字(一)
第十六週 簡化字(二)
第十七週 兩岸語文的差異
第十八週 期末報告與討論
● 成績考核(Evaluation)
(一)期末報告(50%)
(二)課堂討論及表現(40%)
(三)出席(10%)
● 可連結之網頁位址 相關網頁(Personal Website)
課程相關資料將上傳至數位學習平台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