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笛卡兒(Descartes)是十七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時學科尚未充份分化,他既是數學家,也是科
學家,更是一名哲學家,甚至被譽為近代哲學之父。他的思想開啟了哲學之新方向,以及往後經驗主義與
理性主義之爭辯。在當代哲學界,無論是英美或歐陸,皆可見反笛卡兒主義的論述,這恰好反映其對近世
思潮影響之深遠。然而,他所提出的疑問,例如:「心物之間如何關連?」、「我們對世界的知識是否有
穩固的基礎?」…等,依然是當前哲學探索之課題。本課程之主要目的,便是要研讀:(1)笛卡兒之經典
著作:《對第一哲學之沈思》(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通常亦簡稱「沈思錄」)、(2)
當時若干論者對書中相關議題之批評,以及(3)笛卡兒對這些批評之回應。《沈思錄》涉及的議題相當廣
泛,包括:哲學的方法論、對懷疑論之回應、知識之結構與基礎、上帝存在之證明、心靈之特性及其與物
質世界之關係、真理之判準、錯誤之來源等等,涵蓋了知識論、形上學、心靈哲學,乃至宗教哲學之領
域。在此課程中,我們不僅要研讀此書,掌握當中的思路與論證,並且也將透過當時學者對此書的批評與
笛卡兒本人之回覆,一窺當時歐洲知識分子之間如何在思想上交鋒論辯。最後,當我們對《沈思錄》涉及
的若干論題有一定的理解之後,也會介紹當代哲學家如何對這些論題予以詮釋或回應。
《沈思錄》原著為拉丁文,此書雖然有中文翻譯,但我們研讀的是比較通行的英文譯本,相關參考書
籍也是以英文為主。我們上課時將仔細閱讀文本(預計平均每週約八頁左右)、講解相關的概念、探討有
關箇中論題之可能的不同詮釋與難題。由於我們並不預設同學已有哲學之背景知識,(笛卡兒對《沈思
錄》之讀者也不作如此的預設!)因此修讀此課程,同時也有入門哲學,並直接閱讀英文哲學典籍之訓
練。本課程著重對文本論證作分析與討論,務求對笛卡兒的主張以及其背後的假設或可能的困難,有比較
深入的理解。

● 指定用書(Text Books)
René Descartes,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with Selections from the objections
and Replie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ohn Cottingha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主要用書,簡稱「MFP」)
René Descartes, Philosophical Essays and Correspondence, edited and with
introduction by Roger Ariew, Indianapolis/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0. (次要用書,簡稱「PEC」)

● 參考書籍(References)
John Cottingham, A Descartes Dictionar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3.
John Cottingham, Cartesian Reflection: Essays on Descartes’s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The Blackwell Guide to Descartes’ Meditations, edited by Stephen Gaukroger,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6.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escartes’ Meditations, edited by David Cunni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Gary Hatfield, Routledge Guidebook to Descartes’ Medita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笛卡兒著,錢志純、黎惟東譯《方法導論R26;沈思錄》,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93年。

● 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本課程的教學方式以講解與討論文本為主。如前所述,我們將會仔細研讀文本,過程中老師會講解其中涉
及的觀念、議題以及其相關的背景,同時我們也會討論當中的論證,以及對這些論證之可能回應。本課程
共有四次家庭作業,主要是複習授課內容之重點,同時也可看作是為學期考試作事先準備。

● 教學進度(Syllabus)
第一週(9/17)
簡要地介紹笛卡兒的哲學,以及選讀其早期方法學著作殘篇「指導心靈之規則」(Rules for the
Direction of the Mind)。(PEC 2-25,我們基本上是要介紹文中第1-12條綱領,不細讀全文。)

第二週(9/24)
選讀《論正確引導理性以及在科學中尋找真理之方法》(Discourse on Method for Conducting
One’s Reason Well and for Seeking the Truth in the Sciences)的第一部至第四部。(PEC
46-64)我們的重點放在笛卡兒的方法論,以及他對當時各種學科之評論。

第三週(10/1)
中秋節,放假一天。

第四週(10/8)第一次家庭作業
閱讀《沈思錄》的「致索邦獻辭(Dedicatory Letter to Sorbonne)」、「致讀者序言」以及「六篇
沈思之要旨」。(MFP 1-12)

第五週(10/15)
閱讀「第一沈思」(MFP 12-15)

第六週(10/22)
對第一沈思相關論題之批評以及笛卡兒之回覆。(MFP 63-67)。關於更多的批評與回覆,可參閱
PEC 142-206。(其餘五次沈思亦然)

第七週(10/29)第二次家庭作業
閱讀「第二沈思」(MFP 16-23)

第八週(11/5)
對第二沈思相關論題之批評以及笛卡兒之回覆。(MFP 68-77)

第九週(11/12)
期中考

第十週(11/19)
閱讀「第三沈思」(MFP 24-36)

第十一週(11/26)
對第三沈思相關論題之批評以及笛卡兒之回覆。(MFP 78-89)

第十二週(12/3)第三次家庭作業
閱讀「第四沈思」(MFP 37-43)

第十三週(12/10)
對第四沈思相關論題之批評以及笛卡兒之回覆。(MFP 90-94)

第十四週(12/17)
閱讀「第五沈思」(MFP 44-49)

第十五週(12/24)
對第五沈思相關論題之批評以及笛卡兒之回覆。(MFP 95-106)

第十六週(12/31)第四次家庭作業
閱讀「第六沈思」(MFP 50-62)

第十七週(1/7)
對第六沈思相關論題之批評以及笛卡兒之回覆。(MFP 107-116)

第十八週(1/14)
期末考

● 成績考核(Evaluation)
成績:四次家庭作業或課堂報告,當中選取成績最高的三次計算(佔30%);期中考(佔35%);期末考
(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