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之範圍涵蓋初階邏輯,我們主要工作有三:(1)我們將會詳細解說一些基本的邏輯概念,例如「論
證」、「有效性」、「一致性」、「邏輯真理」等等,並且會詳細解說這些概念之間的關係。(2)我們將
會介紹一套形式語言(語句邏輯與述詞邏輯),這語言是我們豐富的日常語言之某一部份的簡化與抽象而
已,對它的理解與掌握,並不預設任何一般中學以上的數學知識。引進這一套語言之目的,不僅是為了突
顯日常語言中語句之間的邏輯關係,讓我們能對「言說之一致與否」、「論證之有效與否」等邏輯問題作
正確的判斷;更可以讓我們對語言的結構,有初步的領略。(3)我們會強調上述形式語言與日常語言的異
同,由此而顯示前者的優點與限制。
如前所言,邏輯不僅是一門有關推理的基礎性學問,而且還引生種種的問題,牽涉的領域可包括哲
學、科學方法、語言學、數學等。在本課程中,我們當然無法處理這些問題;但是,如果能對邏輯的基本
知識有牢固的掌握,則無疑是可為我們思想探索的道路,提供一塊比較堅實的踏腳石。

指定用書(Text Books)
《邏輯與哲學》,作/編譯者:TIDMAN/KAHANE/莊文瑞,台北:雙葉書廊,民93年。本書是下述英文參考
書第八版之中文編譯本。

參考書籍(References)
Alan Hausman and Howard Kahane, Logic and Philosophy: A Modern Introduction, 11th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10.

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1. 課堂上以演講為主,但同學可以隨時發問或參與討論。
2. 開學一、兩週後,至少有10次的隨堂測驗(quizzes),以瞭解學生對教材之理解。一般而言,每次測
驗不會超過十分鐘。
3. 老師或助教有固定的會面時間(office hours),以解答學生對課程內容之疑問。

教學進度(Syllabus)
第一週(9/15)
介紹邏輯的工作,解釋「論證」、「有效性」以及「無效性」之概念。
強調「論證之有(無)效」與「論證的前提或結論之真假」之間的關係。

第二週(9/22)
區分演繹與歸納。解釋「健全性」。解釋「一致性」與「不一致性」,以及它們與「有效性」與「無效
性」之關係。

第三週(9/29)
區分證成的脈絡與發現的脈絡。介紹論證形式。區分單句與複句。介紹語句連詞以及相關符號之運用。

第四週(10/6)
繼續介紹語句連詞及符號化的工作。

第五週(10/13)
介紹真值表。解釋「恆真句」、「矛盾句」、「適然句」、「邏輯蘊含」、「邏輯等值」等概念。

第六週(10/20)
以真值表檢驗有(無)效性和(不)一致性。介紹語句邏輯的推論規則。

第七週(10/27)
繼續介紹語句邏輯的推論規則

第八週(11/3)
介紹語句邏輯的條件證法與間接證法;複習先前所講授的概念與證明方法。

第九週(11/10)
期中考

第十週(11/17)
說明引進述詞邏輯之動機,開始介紹述詞邏輯之符號化:個體變元與常元、量詞、自由變元與拘束變元,

第十一週(11/25)
說明四角對當表,顯示當代邏輯與傳統邏輯之差異。介紹述詞邏輯中的解釋,以及如何以此證明論證之無
效性與一致性。

第十二週(12/1)
說明展開式以及其應用。量詞規則及其使用之限制;有效性和不一致性之證明。

第十三週(12/8)
關係述詞邏輯:多元述詞、重疊量詞、關係的各種性質。

第十四週(12/15)
等同句及相關推論規則、確定描述詞及相關的哲學問題。

第十五週(12/22)
介紹真值樹方法。

第十六週(12/29)
如果時間容許,我們將介紹公理化的語句邏輯系統、語意與語法的區分,以及後設邏輯的工作。

第十七週(1/5)
整體總複習。

第十八週(1/12)
期末考

成績考核(Evaluation)
學生學期成績之評量有四部份:
(1)家庭作業(20%):最快在開學後第二週開始每週分發家庭作業,每次必須在期限內繳交,逾期不
收。
(2)隨堂測驗(20%):開學一、兩週後,至少有10次的隨堂測驗;考題內容原則上比較簡單,測驗範圍
以先前授課的內容為主。缺考者不補考。
(3)期中考(30%)。
(4)期末考(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