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說明

本課程主要針對現當代華語文學與影像裡的性別書寫所設計的專題討論,諸多性別議題將在作
品討論裡一一展開。例如何謂「女性書寫」?同志書寫議題裡,「女同志書寫」與「男同志書寫」有
何異同?兩性之外的「酷兒」論述又該如何觀察?若性別形象是一種「符號」,那麼此符號如何表現
在文化與傳統之中?當代流行文化裡,「性別」又展現出何等視野? 此課程預計討論的文本包
括文學方面的張愛玲、白先勇、朱天文、周芬伶、邱妙津、紀大偉、陳克華、鯨向海、董啟章、章
緣、鍾文音、陳文玲、陳玉慧、夏宇等人的代表作品,影像方面則有關錦鵬、李安、楊德昌、張藝
謀、陳凱歌、張艾嘉、周美玲等人的相關影片。
本課程牽涉的層面不僅是文學或影像的討論,將探觸到華人世界的文化語境,如封建傳統禮教
的性別關係、同志書寫的國族隱喻、東方/西方的殖民情境、女性形象的演變、流行文化裡的性別現
象等。希望能透過文本的探討帶領學生深入觀察華人文化裡的性別問題,並由此思考性別文化所透露
的潛在思想變遷。

二、指定閱讀

(一)文本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色戒〉〈傾城之戀〉〈更衣記〉、白先勇《孽子》、黃春明
〈看海的日子〉、朱天文《荒人手記》、周芬伶《影子情人》《戀物人語》、邱妙津《鱷魚手記》
《蒙馬特遺書》、紀大偉〈膜〉《感官世界》、陳克華《欠砍頭詩》、鯨向海《大雄》、董啟章〈安
卓珍尼〉《雙身》、章緣〈更衣室的女人〉、鍾文音《昨日重現》、陳文玲《多桑與紅玫瑰》、陳玉
慧《海神家族》、夏宇《備忘錄》《腹語術》《摩擦,無以名狀》《Salsa》《這隻斑馬》

(二)電影
許鞍華《傾城之戀》《半生緣》關錦鵬《紅玫瑰與白玫瑰》、李安《喜宴》《色戒》、蔡明亮《愛情
萬歲》《河流》《天邊一朵雲》、張藝謀《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陳凱歌《霸王別姬》、
《梅蘭芳》、黃哲倫原著編劇,大衛‧柯南伯格執導《蝴蝶君》、張艾嘉《少女小漁》、
《203040》、陳國富《徵婚啟事》、周美玲《漂浪青春》《艷光四射歌舞團》、陳映蓉《十七歲的
天空》、張作驥《當愛來的時候》

(三)研究資料(依研討主題順序)
△賈格《社會性別研究選譯》〈性別差異與男女平等〉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性別的美學/政治──當代台灣女性文學研究〉
△梁濃剛《快感與兩性差別》「兩性差別」第12、13、14、15章
△西蒙.波娃〈婦女與創造力〉西蘇〈美杜莎的微笑〉《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戀物張愛玲──討論文本性、商品與殖民迷魅〉
△梁濃剛《快感與兩性差別》〈張愛玲的服裝觀〉
△周芬伶《芳香的秘教》〈芳香的秘教──張愛玲與女同書寫〉
△林幸謙《張愛玲論述:女性主義與去勢模擬書寫》
△何杏楓〈記憶.歷史.流言:重讀張愛玲〉《墨痕深處》香港:牛津大學,2008。
△何杏楓〈銀燈下,向張愛玲借來的「香港傳奇」──論許鞍華《傾城之戀》的電影改編〉
《都市蜃樓:香港文學論集》香港:牛津大學,2010。
△《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劉紀蕙〈不一樣的玫瑰故事〉林文淇〈變色的玫瑰.
雜種的中國〉
△張小虹《身體摺學》〈大開色戒:從李安到張愛玲〉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同志情人,非常慾望:台灣同志運動的流行文
化出擊〉〈女同志理論──性/別與性慾取向〉
△周芬伶《芳香的秘教》〈邱妙津的死亡行動美學與書寫〉
△劉亮雅《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愛慾.性別與書寫──邱妙津的女同志戀小說〉
△劉亮雅《同志研究》
△張小虹《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不肖文學妖孽史──以《孽子》為例〉
△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
△廖勇超〈尋求認同,洞穿幻見:《荒人手記》中(同性情欲)創傷空間與認同政治的對
話〉
△劉亮雅〈在全球化與地化的交錯之中:白先勇、李昂、朱天文和紀大偉小說中的男同性
戀呈現〉
△紀大偉〈帶餓思潑辣:《荒人手記》的酷兒閱讀〉
△朱偉誠〈受困主流的同志荒人--朱天文《荒人手記》的同志閱讀〉
△《另一個衣櫃:雙性戀者的生命故事與認同》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閱讀安卓珍尼──雌雄同體/女同志/語言建構〉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越界認同:擬仿/學舌/假仙的論述危機〉
△張小虹《性別越界》〈東方服飾──《蝴蝶君》中的文化/性慾/劇場含混〉
△薩依德《東方主義》
△闕奕婷;王小惠;莊育振〈東方與東方女性形象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再建構與凝視〉
△劉思坊〈從男人邦到女人國:論陳玉慧《海神家族》與黃碧雲《烈女圖》的女性家族書
寫〉
△張小虹〈影像、教學與意識形態:「性別與電影研究」〉《性別越界》
△周芬伶《聖與魔》〈從善女到惡女到同女──女性小說的心靈變貌〉
△《電影理論解讀》〈女性主義的介入〉
△馮燕;焦雄屏;魏書娥;陳開昔;迷走〈誰在包裝女性意識?:大眾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弗里德曼《社會性別研究選譯》〈超越女作家批評與女性文學〉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紅男綠女:情歌、流行文化與性別顛覆〉
△鄧伊耘〈近二十年臺灣華語流行女性情歌中女性形象析論〉

三、主要參考書籍

張京媛主編(1992)《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
張小虹(1993)《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
張小虹(1995)《性別越界》台北:聯合文學。
托里莫以(Toril Moi)著,陳潔詩譯(1995)《性別/文本政治》台北:駱駝。
張小虹(1996)《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台北:聯合文學。
王政,杜方琴主編(1998)《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三聯書店。
莊慧秋主編(2002)《揚起彩虹旗:我的同志運動經驗1990-2001》台北:心靈工坊。
R.W.Connell著,劉泗翰譯(2004)《性/別》台北:書林。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宋素鳳譯(2009)《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上
海:三聯書店。
羅蘭.哈金斯(Loraine Hutchins)等著,陳錦華譯(2007)《另一個衣櫃:雙性戀者的生命故事
與認同》台北:商周
劉亮雅(2010)《同志研究》台北:文建會。
張娟芬(2011)《愛的自由式》台北:時報。

四、教學方式

本課程主要由教師來設計研討主題、分析各個主題之中的性別與書寫意涵,並在課堂中設立各
種相關子題,提供學生思考並討論。在課堂討論之前,學生必須先行研讀討論文本及研究資料,並在
課堂上充分表達對議題之看法。

五、教學進度

1、課程說明,「性別」與「書寫」
2、張愛玲之一:文本
3、張愛玲之二:影像改編
4、學生報告:「張愛玲作品裡的性別問題」
5、女同志書寫
6、男同志書寫
7、專題演講
8、酷兒
9、學生報告:「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
10、東方女人/中國
11、台灣女人
12、女性形象
13、學生報告:「性別/符號/形象」
14、夏宇之一:詩與性別
15、李格弟之二:流行歌詞與性別
16、學生報告:「流行文化的性別觀察」
17、期末考周

六、成績考核
1、出席並在課堂上積極表達意見;口頭報告;確實繳交期末書面報告。
2、本課程成績考核比重如下:平常成績(出席率、課堂表現、口頭報告)40%+期末書面報告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