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主要是針對目前國內外面對環境與文化資源的相關研究議題,進行深入的文獻分析與時事評
論。本課程希望學生能夠討論和批判性地反思永續發展的概念,如何因應複雜且多樣性的環境,以及
與文化資源之間的關係。此外,課程內容也包括修課同學在環境與文化資源相關議題下的論文研究是
否選擇了適當的研究方法,以及制訂合適的研究設計內容。
二、指定用書(Text Books):
無
三、參考書籍(References):
無
四、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本課程為碩士班必修課程,每週由授課老師負責主導課程提綱與內容的進行,輔以修課同學彼此之間
的相互討論。每週1小時的課程,將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該週課程主題的提綱導論。
本課程的進行方式,每週都必須請同學預先瞭解當週課程主題之相關資訊,可從網站、書籍、新聞或
期刊論文等當背景資料著手。每位同學都必須參與討論與提問,此部分會計入平時成績,每週下課前
會預告下週須預做準備的主題,每週課程主題會搭配相關閱讀文獻,並據此進行深度討論。
五、課程進度(Syllabus):
課程暫擬的進度如下:
(一) 環境資源與文化資源的定義與範疇
(二) 環境資源領域的研究議題
(三) 文化資源領域的研究議題
(四) 環境資源領域常見的研究方法
(五) 文化資源領域常見的研究方法
(六) 環境資源議題的國際文獻導讀與評析
(七) 文化資源議題的國際文獻導讀與評析
六、成績考核(Evaluation)
其課程要求與配分比重如下:
(1) 討論題綱(20%)
每周修課同學都須要參與該周課程題綱之討論,提問與回答均給予總分1分之獎勵。
(2) 論文寫作進度(60%)
本課程必須針對自己的論文研究方向提出具體的研究計畫,以及三個學期的修課過程中持續修正自己
的論文架構與內容。
(3) 平時成績(20%):本課程不定期點名,平時成績以出席率及課堂表現為主。無故曠課三次以
上,平時成績以零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