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說明:
本課程屬於「農耕與生命化育」系列課程的一部分,須同時選修教科系「統整課程設計」兩學分,共四學分。由師
生共同規劃包含弱勢學童之「週末陽光營」,並鼓勵志願參與星光班學童課後陪伴方案,讓生命與生命相遇,從
華德福教育汲取養份,,培育具有人文素養與教育專業的社會實踐者。許多深刻而重要的學習,是在教室外、甚至校
園外才會發生,必須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投入冒險與探索的歷程,透過個人與團隊的共學,不畏艱難挫敗,方能鍛鍊出新
的能力,自我超越。為求深刻學習,本門課嚴格要求準時出席與團體紀律,需要認同課程理念並投注大量時間與心
力,無誠勿試。
本課程屬於「農耕與生命化育」系列課程的一部分,分上下兩學期開設,每學期均為 4 學分,一年
期的課程包含兩階段,第一階段為大學生的農耕實作與探究方法訓練,第二階段則將所學應用於教育服務,由大
學生成立之耕星社協力規劃弱勢學童課後或週末耕讀學習,讓生命與生命相遇。最終目標為培育具有人
文素養與教育專業的社會實踐者。
欲選本課同學,請審慎思考以下幾點:1.是否認同耕讀學堂的宗旨:誠心陪伴需要較多照顧的孩
子學習「照顧自己、照顧別人、照顧地球」。2.願意以耕讀學堂為家,列為大學生活的第一優先,與其他活動衝
堂時,以耕讀學堂為主,不輕易請假。3.每週除週五下午以外,願意另外騰出每個月一個週六整天(以及事前的
準備工作所需時間)為社區學童辦理陽光營;另外鼓勵同學志願參與每週的一個晚上16:30
20:30,參與星光班夜間學堂,陪伴需要照顧的小孩。以上活動期末均可提供服務學習時數證明。如無法充份
參與投入本課程,請另外選擇你真正願意投入的活動。
課程理念:
ㄧ、因應網路世代青年的生活經驗與大自然環境斷裂的危機。 二、彌補教育體系偏重認知學習,
忽略情感與意志發展的弊病。 三、讓學生從復育土地的實作經驗中,體悟生命整體發展的涵義。 四、結合科
學知識、觀察方法、勞動生產、社會合作與教育服務,將理論與實踐合一。
目標
ㄧ、近程:提供學生農藝體驗與知識技能鍛鍊
二、中程:培養學生成為教育服務工作隊的組織者與帶領者
三、遠程:將耕讀人文素養融會於課程規劃與社會實踐,成為全人教育工作者
教學場域:
1.攬星農園 本課程教育農園距離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步行約十五分鐘,座落於本校所屬攬星單身宿
舍內,利用停車場旁佔地約60坪閒置土地,闢建而成。
2.大窩室內空間:位於南大校區步行五分鐘內的室內活動空間。
學生預期達到的學習目標包含:
1.精熟農藝基本知識與技能
2.與鄰近學校交涉聯繫,安排有較多需要的學童加入耕讀學堂。
3.規劃與組織耕讀學堂及維持其獨立運作
3.獨立設計農藝課程的能力
4.農藝知識的獨立教學能力
5.發展室內課程,設立學習角的能力
5.深入觀察孩子與進行兒童研討的能力
6.與孩子一起工作、溝通及陪伴的能力
7.深刻自我覺察與反省的能力
教學方法:
1.以農園為「教室」
2.做中學
3.合作學習
4.教學相長
5.行動研究
6.組織學習、社會學習
成績考核方式:
1.課堂參與2.行動札記3.期末成果呈現
生成式AI使用規範:
基於透明與負責任的原則,本課程鼓勵學生利用AI進行協作或互學,以提升本門課產出品質。根據本校公布之
「大學教育場域AI協作、共學與素養培養指引」,本門課程採取有條件開放,說明如下
學生可於課堂作業或報告中的「標題頁註腳」或「引用文獻後」簡要說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進行議題發想、文句
潤飾或結構參考等使用方式。然而,在本課程的「個人反思報告」、「小組採訪作業」中,學生不得使用生成式
AI工具撰寫作業。若經查核使用卻無在作業或報告中標明,教師、學校或相關單位有權重新針對作業或報告重新
評分或不予計分。
本門課授課教材或學習資料若有引用自生成式AI,教師也將在投影片或口頭標注。
修讀本課程之學生於選課時視為同意以上倫理聲明。
若有興趣或問題請洽成老師 hornfaycher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