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高熵材料領域源於我國,係葉均蔚教授及其團隊於清華大學所開創的新領域,並持續其研究發展及推
廣,使我國成為此領域的領導者。葉均蔚教授 1995 年發明“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其合金的配方含 5 個以上的主元素,翻轉人類自古以來以一個或兩個元素為主的合金
觀念,並獲得臺灣、中國大陸及日本的發明專利。1995 至 2003 年間累積大量的研究數據及心得
後,在 2004 年始首度披露並發表 5 篇高熵合金論文,之後平均每年發表 10 篇高熵合金論文。
此一發明自 2004 年發表後隨即引發世人重視及跟進,包括美國、中國、德國、韓國、日本都投入
大量人力及物力發展高熵合金,產生許多高熵合金專案大計畫,並設立高熵合金中心(Center of
High Entropy Alloys)。Nature 2016 年 5 月 19 日更對高熵合金做專題報,此報導肯定了高
熵合金新領域,且肯定了台灣發源地的事實。2018年清華大學獲得教育部與科技部五年計畫補助,
成立高熵材料研究中心(High Entropy Materials Center),為全國教育部與科技部同時通過補
助的16個深耕中心之一。有鑑於高熵材料研究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進行,成為材料研究顯學,有必
要開設「高熵材料特論」嘉惠學子,讓有興趣學生可以瞭解高熵材料的製程、微結構、性質以及其
應用。以與傳統材料學互補,增進全材料的能力及未來研究開發的成效。

二、指定用書(Text Books)
1. “High-Entropy Alloy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Michael C. Gao, Jien-
Wei Yeh, Peter K. Liaw, Yong Zhang, Editor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 2016.


三、參考書籍(References)
1. “High-Entropy Alloys”, B. S. Murty, J. W. Yeh, S. Ranganathan, Elsevier Inc.
2014.

2. “High-Entropy Alloys”, B. S. Murty, J. W. Yeh, S. Ranganathan, P. P.
Bhattacharjee, second edition, Elsevier Inc., 2019.

四、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投影片(power point檔案)配合手寫黑板講述。

五、教學進度(Syllabus)
時間:15:30~18:20 地點: 台達館B05
週次 講 者 題 目

週次 講 者 題 目
1. 2/14葉均蔚教授 高熵材料概論
2. 2/21蔡哲瑋教授 高熵材料製程
3. 3/07葉均蔚教授 高熵材料物理冶金學
4. 3/14葉均蔚教授 高熵材料物理冶金學
5. 3/21 張守一教授 高熵材料微結構
6. 3/28 蔡哲瑋教授 高熵材料機械性質
7. 4/11 葉均蔚教授 高熵材料功能性質
8. 4/18 顏秀崗教授 高熵材料電化學性質
9. 4/25羅友杰教授 高熵材料模擬計算
10. 5/2蔡哲瑋教授 期中考
11. 5/9 葉均蔚教授 高熵鑄造及鍛製合金
12. 5/16 葉安洲教授 高熵超合金及耐火合金
13. 5/23陳柏宇教授、張守一教授
高熵生醫材料 高熵薄膜材料
14. 5/30吳志明教授、陳翰儀教授
高熵陶瓷材料
15. 6/6楊長謀教授、葉均蔚教授
高熵高分子材料、高熵材料現況與未來趨勢


六、成績考核(Evaluation)
期中考 40%
期末報告 50%
出席率 10%

七、可連結之網頁位址
指定用書可以上學校圖書館網站帳號密碼輸入連結電子書Springer 搜尋High-Entropy Alloys下
載自己使用,不可轉傳。